1945年秋天,日本投降。大家却没有盼来向往已久的安定祥和的生活,因为另一个被共同抗日一直压制着的两党矛盾这时候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驻扎在河东南阳的国军跟驻扎在河西的八路军开始了对抗。国军为了对抗八路军,加重苛捐杂税,大修防御工事,这些体力劳动都靠军队自己去征用,而军队征用的办法就是派出部队到各个村庄去搜罗青壮劳动力,“抓壮丁”在这片土地上再次开始燎原,老百姓开始了新一轮的民不聊生。
相对于抗战时期的抓壮丁,这次的更加轰轰烈烈。1946年,南阳督察专署征发民工数万,修复南阳城墙。1947年,又强迫青年市民、店员接受军事训练,组成“刀茅队”,巡逻放哨,盘查行人。德祥在南阳城里拉黄包车再不是一件安全的事儿,所以只能回了乡下。
1948年1月,王凌云在蒋介石的任命下,率所部进驻南阳,成立第13绥靖区。王凌云领导的国军在南阳加紧布防、扩军、抢粮,先后强征民工扩修机场、加固城墙,修筑纵深五道火网的防御工事。为便于战车机动,又拆毁寨外和城关数条大街商店、民房数千间。同时疯狂地进行大逮捕、大屠杀。遍设特务机关,严密保甲组织,实行五户联结,对居民进行人身控制,出入城关实行搜身检查。
前一年的6月30日,刘伯承、邓小平率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强渡黄河,挺进中原。10月,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发起伏牛山东麓战役。到了1948年的4月底,双方已经陈兵两岸,各就各位了。5月,宛西战役打响,八路军很快攻克镇平、淅川、内乡及西峡口、西坪等城镇,重克邓县。在这些战役中,十里八乡被抓来的乡亲们先后被国军驱使着修墙挖沟扩机场,行动稍有迟缓,便遭士兵打骂喝叱,由于严格的审察和控制,德祥避无可避,最终还是被抓了壮丁当挑夫,被驱使着冒着硝烟和战火在战场间运送战略物资,日夜奔忙。之后在国民党大军战败南下逃亡的时候,德山也被征用,赶着自家牛车运送战略物资同军队一同南下。
到达长江岸边的时候,长江已经被国军封锁,军队及辎重过了江,这些被征用的民夫却被就地解散,随他们自生自灭了。虽说得了自由,可是长时间的劳累奔波,再加上身无分文,缺衣少食,大部分人都是瘦骨嶙峋破衣烂衫了。德山德祥哥俩虽然先后都被挟持到了江边,却对对方一无所知,不能相互照应,他们在那里又举目无亲,只好各自一路乞讨向北,试图回归家乡。
等德祥终于披着一条破麻袋步履蹒跚回到家的时候,身上的衣服一缕一缕没一块整布,身体仿佛就剩下一副骨头架子摇摇晃晃,脸颊和眼窝都深深凹陷下去,满脸灰败之色,二丫打开门,没能认出自己的父亲,倒是刘氏惊叫起来:“天哪,他爹回来了!咋成这样了?快,快,二丫,扶你爹进来!” 德祥虽然身体很差,一家人却非常高兴,比起更多的累死在外面的民夫来说,能回到家已经是不敢渴求的事情了。
大哥德山的情况更差,他毕竟年龄大了很多,更经不起长时间的磨难,在回乡途中生了一场大病,好在他一直赶着自家的牛车,病疼折磨的他躺在牛车上,只能任由牛拉着走。饿了就跟牛一起吃两口路边田野里的红薯叶,渴了就喝几口路边小水沟里的水,晚上就走慢点,或者停下来让牛歇一歇。德山胃痛难忍的时候,跟牛商量说咱们到村子里转转吧,实在需要讨点饭吃才行。牛像能听懂他的话,拉着车进到附近的村子里,村里的心善人家就会给碗剩饭。就这样,一人两牛几百里奔波!到最后几天,德山已经奄奄一息,迷迷糊糊躺在车上,完全不能指挥老牛了。那天下午到家的时候,一家人都惊呆了。很多附近村庄被抓走当壮丁的人都陆陆续续传回了噩耗,虽然大家天天还在祈祷自家人的回归,可心里实在不敢抱太大的希望。现在不仅自家老二先一步回了家,老大也回来了!人已经奄奄一息,但只要有口气在,就还有一丝希望。大家赶紧去请大夫抢救。第二天一早,发现一头老牛死在了牛棚里。等人们把牛解剖以后发现,牛胃里只有几团没消化的红薯杆。大家都感到后怕,如果牛没能坚持走到家,死在半路,没人赶车,另一头牛也会被牵绊着走不了,躺在车上的人也就没救了。“感谢老天啊,这真是好人有好报啊!” 一心向善的二丫奶奶感谢上苍,自己一生积德行善没想到这辈子就有了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