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大丫出嫁

德祥的前三个孩子全是丫头。大丫比二丫大了五岁,二丫比三丫大了五岁。当二丫在割草放牛时,大丫已经被当成大劳动力来用了。在德祥在城里拉洋包车的时候,刘氏缠了小脚,没法干重体力活,这些犁地种地收割的事情都要有大丫来做。

1948年的时候,大丫已经是十六七岁的大姑娘了,天天的风吹雨淋也没遮挡住她的明眉娇颜,整天的劳作反而更显出一种健康的美。其他人家,可能姑娘家十五六岁就嫁人了,可德祥家缺劳动力,他舍不得把女儿早早嫁人。

虽然那些年一直战火不断,但这些却没有耽搁老百姓的嫁娶。这一天,二丫小姨上门来说亲,说南阳城里有一户刘姓殷实人家,男的是个手艺人,能挣钱,家里很富有。只是最近死了老婆,想找个填房。他唯一的女儿也病死了。他家也简单,上面一个老母亲,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弟弟也早成家了,妹妹快要出嫁。这么殷实的人家,嫁过去还不吃香的喝辣的,时不时再救济一下娘家,很是两全其美。

“填房啊?这人多大岁数了?” “比咱闺女大十四岁。”

“这也大太多了!” 刘氏有点舍不得。“岁数大了会疼人。” 媒人说。

“大丫走了,就没人干活了。” 德祥嘀咕。

“他们家有钱有驴。如果能牵头驴过来,农活就容易多了。” 三弟发表意见。

“那我还是想见见人再说。” 刘氏心里没谱,大十几岁,岂不是女婿跟自己年岁相仿了?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刘氏见到了未来的女婿,三十出头,因为是手艺人,没干过重体力活儿,所以人显得很年轻,在煤油灯忽明忽暗的灯光里,刮干净胡子的脸跟旁边的德祥比起来,要年轻干净地多,刘氏放了心。刘家大哥给了一把银元和一头毛驴,这就算把自己跟大丫的婚事定了下来。

刘家的情况却并不像媒人说的那么简单。这刘家大哥前面的媳妇不讨婆婆喜欢,被婆婆嫌弃是个没本事的,天天挑事儿,媳妇算是被气死的,连同前面媳妇生的女儿也被嫌弃,媳妇死了以后,小女孩儿没得到很好的照顾,不久就随了她娘一同去了。

刘家弟弟的媳妇是个厉害的,婆婆不仅不敢招惹,对二儿媳妇还捧着护着,生怕惹了儿媳妇不高兴。

刘家妹妹从小受母亲和哥哥们的疼爱,养成了好吃懒做的毛病。

刘家大哥结婚以后,自己依旧出门卖手艺,大部分的时间并不在家。丈夫不在家,大丫没有受到想象中的宠爱,反而被婆婆指使着干这干那,家里的几亩地,现在终于来了个会种田的照顾,所以大丫每天主要是到田间劳动,一不如意,婆婆还经常不给饭吃。

有一天早上,大丫田间劳作回来,发现不仅没饭吃,婆婆还把锅都揭走了,对大丫骂骂咧咧,要把她扫地出门。大丫哭倒在院子里,也没人理会。刚好他们邻居家的媳妇回娘家路过这里,看在眼里,这家媳妇是大丫娘家同村的,也没敢上前,只是回娘家的时候去大丫家报了个信儿:赶快给你家大丫送套锅碗瓢盆吧,她啥都没有,连饭都吃不上。母亲刘氏是个老实巴交不擅言谈的人,也不会上门跟亲家理论,只是赶紧跟二丫一起送了套锅碗瓢盆过去,还劝说大丫,与人为善,谁家的婆婆不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之后这么对待儿媳妇的?别顶撞婆婆,对她更好,慢慢地她就知道你的好了。

当时婆婆权利大过天,那是不能有一丝反抗的,又有了母亲的嘱托,丈夫不在家,大丫天天受婆婆虐待,所有的委屈只能生生受着。这样过了几个月后,大丫开始呕血不止,人也消瘦得很。邻家媳妇再次悄悄捎信回去,说你家大丫快不行了,快去看看吧。这次德山家的大儿媳妇跟二丫一起过来了,大嫂是个厉害的,跟大丫婆婆据理力争,总算出了一口气,还争取到分家另过,婆婆不让大丫从自己的院子里走,娘家人就帮大丫在临街的外墙上打了个大洞当大门,算是另立了门户,就这样从大洞里进进出出好多年,虽然看着寒碜,但心里不憋气,人就精神多了,这算是后话。

当时短短的那一段时间,大丫的身体就已经被折磨得非常虚弱了,婆家说是大丫自己在娘家时就得的女痨病现在犯了,让拉回娘家,别死在婆家,晦气!大嫂非常疼爱这个妹妹,接回家找了有名的妇科大夫开了药。二丫去收集了所需的药材,按照大夫的嘱咐,从中午开始熬药,一大锅水熬到晚上,就剩下一碗浓汤,端给姐姐喝。就这么着,大丫在大嫂和二丫的精心护理下,渐渐恢复了生机和活力。

后来大丫的婆婆在年老的时候,她一直疼爱的二儿媳妇并不管她,大丫并没有记恨婆婆,反而是精心照顾着,直到老人家去世。

对待自己的小姑子也是一样,虽然小姑子也跟着自己的母亲一起欺负大嫂,但大丫这个当大嫂的,却一直善待小姑,有时候连大丫的孩子们都看不过去:“我姑姑对我妈那么不好,我妈还对我小姑一如既往地贴心贴肺的,送她吃的送她花的,哎!也不争口气!”

二丫倒是很理解自己的姐姐:自己母女几个都是这么良善的,一辈子不会算计人,也不会记仇,更不会在意得失。劝外甥们多看看姐姐老年生活,人总是要向前看。现在大丫子孙满堂,孩子们各个争气,日子都不错,兄妹几个齐心合力打理着自家的生意。子孙都非常孝顺,儿媳妇们争着给买吃的穿的用的,比起她早死的弟媳妇,和弟媳妇那几个不是疯了就是坐牢了的没一个成器的儿女们,生活真是天差地别。二丫说要知道什么事都是人在做,天在看,这也算是上天对姐姐的回馈。

老年的大丫跟个散財童子似的,时不时给这个妹妹点,给那个弟弟点,儿孙们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即使敞开了让妈妈花,老太太也心疼,那她也捅不了多大的窟窿不是?只要她高兴就好。虽然现在大家生活都不错,哪家也不缺钱花,但让接济了弟弟妹妹们一辈子的大丫不再往外送钱送物,她改不了这个习惯。二丫经常教育孩子们,在我们最艰难的时候,你们的大姨帮助我们很多,这一辈子都不要忘了,一定要孝敬你们的大姨,尤其是小妹,没你大姨,就没你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