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的时候,天刚进屋又去翻看了一眼靠南墙的床上孤零零放着的孩子,犹犹豫豫地到厨房找到自己的母亲。“妈,要不,要不你再去看一眼,我咋觉得是个女孩儿呢?”
明华婆婆闻言赶紧放下手头的东西,跟着天刚进了屋,把孩子抱到光亮下,仔细地翻看了一番,“这哪是小子?分明是个女娃子嘛。”
“明华,是个闺女,还要不要?”婆婆问。
“要不先包起来吧,怎么说也是个女孩子不是?”天刚跟明华商量。
“那就先包起来吧。”明华此时的心情无比纠结。
孩子就这样留下来了,明华给孩子起名字叫青云,没跟哥哥们一起用“元”字排辈。她生在秋天,明华希望她人像天上的云一样漂亮,心要像天上的云一样自由。
过了几个月,明华想总不能这样过下去,就开始想办法给女儿治疗,打听了几个附近的大夫,都摇头表示没办法。
孩子长得越来越可爱了,忽灵灵的大眼睛似乎会说话。半岁的时候,明华带她去看了几十里地外有名的正骨老中医,大夫让她住在附近,每天用热醋给孩子熏脚,熏完再泡泡,泡完脚后抱过来,明华问能不能不住附近,家里还有四个孩子呢。老中医想了想,说:“也行,那你自己给她泡完了拿捏,过一阵子再抱来让我看看”。
明华抱着孩子回了家。每天用锅煮热醋给孩子熏,熏完了洗。过了一段时间再去看大夫。大夫看了看,问:“熏完洗完拿捏了没有?咋看着没变化呢。”“啊?什么拿捏?”感情明华把大夫前边的话记清楚了,在跟大夫讨论住不住在附近时把大夫后边的交待漏掉了。
再次回到家,等她拿捏几次之后就不下不去手了,刚开始熏洗的时候孩子还是乖乖的,可只要把孩子脚从盆子里拿出来,她就开始鬼哭狼嚎,哭得那叫一个凄惨,哭得明华心里那个堵啊,一边陪着掉泪一边拿捏。过了一阵子也不见好转,干脆就放弃了, 明华实在是受不了那个哭声。
孩子就这样慢慢长大,跟一般孩子一样,经历了三翻六坐九爬的过程,等到孩子一岁多的时候,正常的孩子到这个年龄都会站起来走路了,青云还是只能爬,她站都站不稳,更不会走路。没有办法,妈妈给她准备了一个小小的板凳,平时她可以坐下来,需要走路的时候,她一转身,搬起板凳哐哐哐往前挪,挪一步用脚跳一步跟上,这也算解决了走的问题。大家看见了都觉得新奇,忍不住站在那里看她,后来她发现大家都爱看她,她就一看见人走近,即使正在走呢,也一扭屁股就坐下,把右脚往板凳下一塞,静静地,大家闺秀一般。
到了孩子快两岁的时候,有一天明华的姐姐来看她,看着孩子还这样,就问明华:“你们家闺女的脚还治不治了?你们是不是就准备让她这样子了?想过没有以后怎么办,难道你们准备养她一辈子?你们老了养不动了怎么办?还是说准备把她养大了,再找一个残疾人嫁了?”
一连串的问题提出来,明华恍然醒悟,是啊,总不能就这样放弃治疗,得过且过了。等天刚一回家她就跟他商量,孩子的脚不能再拖了,我们还是需要接着找大夫看。
这一次找了另一个大夫,这个大夫给做了一个木制的模子,把孩子的脚套了进去,用鞋带子绑紧了,孩子那个哭啊,这次明华是铁了心给她治,哭也不行, 大不了自己一起陪着落泪。可是治了一阵子,还是不行,一点也没见效。
明华又跟天刚商量,我们还是带她到市里的骨科医院去看看吧。这次去了骨科医院,大夫一看孩子脚上套的木壳子,劈头盖脸就把天刚明华批评了一顿。
“谁让你们这样做的?”
“孩子生下来的时候咋不抱过来看病?”
“这都三岁了才来,知不知道孩子的骨头都长硬了,现在治已经有点晚了?”
原来根据大夫讲这种情况还算比较常见,如果孩子一出生就开始治疗的话,孩子大部分骨头还是软骨组织,不仅疗程短,还可以治得比较彻底,长大后完全看不出来小时候有问题。像青云这种情况,耽误到两三岁的时候才开始治疗,只能保证她能站起来会走路,走起路来一瘸一拐是肯定的了, 如果再晚一些,那就彻底没治了。
“大夫,你说这孩子是不是受了祖宗的惩罚才长成这样的?”
“谁说的?愚昧。”
“可是我们村几家挪了祖坟的孩子都有问题。没挪祖坟的就没问题啊。”
“你家孩子这脚跟祖坟没关系。”
“我是觉得自己没做啥亏心事,那为啥她的脚拐了?”
“你怀孕的时候都干什么活了?”
“白天种地,晚上纺花织布。”
“纺花的时候是不是总用膝盖顶着肚子?”
“对呀。”
“顶了多长时间?”
“从春天一直顶到她出生。”
“你天天晚上这么顶着她,她能长正么?看你丈夫也不像个农民,你不会先买衣服穿?非要自己纺花织布?”
“家里人多。”
“几个孩子?”
“我们已经有四个孩子了,带上这个一共五个。还有我婆婆,俩小叔子,一个小姑子。”
“那也不用你织布吧?”
“这不是想着钱能省就省,还有俩小叔子没找着媳妇呢。”
。。。。。。
这次明华虽然受了批评,但听说孩子还能治好能走路,还是很高兴,积极配合治疗。大夫给孩子做了石膏模子,把脚和腿一起包起来了,过十天半个月重新做一套,就这样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慢慢把脚扳直了。
大夫说这是打石膏能达到的最好的效果了。你们可以带回去让她学习走路,不过要尽快给她定制硬皮高腰皮鞋穿,护着她的脚踝。以后如果她自己走路时注意一些,慢慢地她的脚底板可能会练得更平,走路姿势就会更好看一些,不过这就看她自己的努力与造化了。知道你们农村人怕花钱有病想用偏方凑合,不愿到大医院治疗,以后要是碰到相似的孩子,可要劝劝,孩子看得及时,恢复得好,将来对大人孩子都好,这钱绝对值得。这还是女孩子,不指望干重活,以后还可以找个好人家嫁了,大人孩子都不用太吃苦;如果是男孩子,可能一辈子娶不到媳妇, 自己又不如别人能干,父母难道要养他一辈子?
回到家,明华找了自己的一个会做皮鞋的表哥,给孩子做了两双特殊的皮鞋。毕竟已经三岁多的孩子了,自己也懂事了些,每天自己在院子里走来走去练习,不过村里的大人孩子都喜欢打趣她,所以她并不喜欢说话,经常一个人安安静静的。
白天妈妈需要上田地里干活的时候,需要把她送到奶奶那里去。可是她就不愿去奶奶家,奶奶脾气不好,动不动就骂人,每天把她往奶奶那里送的时候,她都眼泪汪汪的,再加上她不爱说话,奶奶经常“哑巴妮儿” “哑巴妮儿”地叫她,越这样叫她她越不爱搭理奶奶,奶奶就越烦她,越烦就越爱啰嗦她,所以这祖孙俩关系可不咋地。
晚上明华做针线活的时候,小姑娘就呆在旁边看着。明华第一架缝纫机送给三弟夫妇之后,过了两年她才又攒够了钱再买一个。这架缝纫机也成了小姑娘的大玩具,每天晚上明华缝制衣服的时候,她就帮着穿穿针眼,倒倒底线,甚至还会帮妈妈上机油, 如果皮带脱了,她还会帮妈妈装回去, 每天晚上跟妈妈呆一起的时候, 俩人都很快乐,一边做活一边聊天,一点儿也没有“小哑巴”不爱说话的样子。
有一天早上,小姑娘又是一副不情愿的样子,明华问她:“你是不是不爱去奶奶家?”
青云点了点头。
“那你一个人坐在家门口,行不行?”
青云又点了点头。
“别到三叔家门口去,记住没有?”
青云再次点了点头。
就这样明华田间劳动的时候,搬把椅子放大门口,自己锁上大门干活去了,青云一个人坐在那里, 静静地等着妈妈收工。看见没人的时候,就在附近溜达溜达走走路。困了,就坐在椅子上打个盹。
那时候村子里的小路,不像现在这样规划地横平竖直,村子里有东西两个池塘,房屋都是依地势而建散落在池塘附近,每家的院子也是有大有小,路径也是七拐八弯。院落都是坐北朝南,一般大门口都设在南边,住在村边和池塘边的人家例外。明华家在村子的东北角,门口的那条巷子里,左边是三弟家,三弟家门前的小路通往村外,那条路的南边是三个亲兄弟围成的一个大院落,第一个被祖宗惩罚的孩子就出生在那个大院子里。大院子临着南边的大池塘,所以那几个兄弟的大门口开在了院子的西南角, 冲着村中间。他们的西边院墙外是一条南北小路,在他们家门口依池塘边转向西行,这条路往北通到到明华家院墙外左拐又进了村。拐了之后的东西向的小路直通村西头,依次是张姓人家,再过去是五堂兄家,七堂弟家,曾姓人家,在曾姓人家左边,往左拐往南去可以到明华婆婆住的老宅。
挨着明华家的张家跟赵家沾亲带故,他家一位姑娘早年嫁给了天刚的一位堂伯父,所以明华跟着天刚叫他张小舅,张小舅又娶了本村梁姓人家的姑娘,本来梁姓姑娘跟赵家没关系,大家年龄相当就同辈相称,明华叫她梁姐,但按常家的亲戚关系却要叫妗子, 所以明华以示尊重,自己就改口称妗子,让孩子们称小舅奶,孩子们高兴的时候叫一声小舅奶,不乐意的时候就叫一声梁姑, 梁姑的大女儿跟明华家老二远德差不多大,孩子们叫张姑。母亲和女儿同被叫姑姑,听起来可笑,可是这种混乱的称法在农村倒是也不稀奇。
从明华家出来往南再往西也可以走到老宅,一出大门口就到了王姓人家的地盘上。王家大娘中年丧夫,一个女儿和一个哑巴儿子,女儿早早出嫁,就剩她带着哑巴儿子过, 正常人都娶不来媳妇,更何况是一个哑巴。67年的时候王大娘领养了一个女孩,挂在哑巴儿子名下当女儿,希望将来自己百年后还有人能照顾哑巴儿子。她背有一点驼,脖子里长着两个比网球还大的大包(大脖子病),大夏天的时候很少穿上衣,象男人一样光着膀子,任由两个奶子在胸前晃悠,一铺凉席放家门口,往上面一偎,半坐半卧,嘴里叼着烟袋锅,一边吞云吐雾,一边看人来人往。王大娘是一个很嫉恶如仇的人,而且豪爽无比,年轻时曾对想欺负她的人提着棍棒追着打,虽说家势零落,但也没几个人敢惹。
王大娘家没有围墙,所以原本的小路到了她家这地段显得很宽阔,有时候她坐在院里纳凉的时候就替明华看着孩子。一老一少也不怎么理对方,一坐半晌。王大娘不怎么跟孩子说话,主要是因为孩子不怎么跟她说话,她问四五句孩子答一句的,聊不起来,所以慢慢地她也就不怎么跟孩子聊了。但她喜欢看着小姑娘自娱自乐。她越看越喜欢,越看越钦佩。明华回家的时候,她这憋了半天的话匣子终于可以打开了,就会不住嘴地夸孩子。
“没见过这么可爱的孩子。一看就是一挺机灵的小姑娘。”
“她今天上午自己坐了一上午,真没见过这么乖的。”
“今天她坐在椅子上,直愣愣地打瞌睡,头也没歪,身子也没斜。这样也能睡着,太让人佩服了。”
“今天几个孩子跑过来笑话她,她脸一扭没理他们,也没哭,看得我心酸。我把他们轰走了。”
“今天她三婶端了一碗饺子,在她面前晃荡,她瞅都没瞅一眼,我还没见过这么不眼馋人家东西的孩子。”
“她今天踩着那个树干在上边来回走了好多圈,抿着小嘴,走得可认真了。你有没有觉得现在她走得很好了?”
“我今天看见她踢毽子了,弄了个坷垃蛋子当毽子踢,你晚上用碎布给她做个吧。”
“她踢毽子都踢得那么认真,也不怕踢不好,一遍遍在那儿练。”
“我今天帮她数了数,一口气踢了七八百下,数得我头晕,她也不嫌累。”
“抓个石子也那么认真,就没见她干什么事儿不认真过。”
。。。。。。
“这孩子长大不一般。” 王大娘总喜欢用这一句做总结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