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对真相工程报道的回应
这几天真相工程对辉瑞高管的暗访视频可以说是扫遍全世界,火得不得了。这是中文版的。
【被爆考虑自行研发新冠病毒新变种 辉瑞否认进行定向进化研究
在长达近三分半钟的视频中,被称为辉瑞研发业务与战略运营总监,mRNA科学设计师的Jordon Trishton Walker表示,辉瑞考虑自行研发新冠病毒变种,并称不会对病毒进行“功能获得型”研究,但公司进行了一些选择性的结构变异。在被问及辉瑞研发新冠病毒变种的目标时,该高管表示,部分原因为“在新变种出现于自然界之前就试图将其搞清楚,在新变种现身之前先研发出新疫苗。”随后,该高管还称,“无论成功与否,新冠病毒在接下来很长的时间里,都会是辉瑞的摇钱树。”
视频发布后,在国内外都引发关注。辉瑞也在当地时间1月27日发表声明,称在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之中,未进行功能获得型或定向进化研究,并表示正在进行的一项研究中,新冠病毒原始毒株被用于表达新毒株的棘突蛋白。一旦公共卫生部门确定新的毒株,这项工作就会开展,提供一种快速评估现有疫苗“预防”新变种能力的方法。随后,辉瑞会通过科学期刊将这些数据刊发,并将其作为决定是否需要更新现有疫苗的一个步骤。】
连我婆婆都在群里分享一个视频,强烈谴责辉瑞这家黑心企业,并义愤填膺地要趁机打击美帝这些邪恶的资本家,并顺便把病毒来源这个大帽子再扣回到美国这个国家的头上。
宣传战就是这么大威力,他们的报道有一部分真相,利用这部分真相激起民愤,就可以轻易地引领风向,让这一拨人民群众跟那一拨人民群众斗得死去活来,那一小撮发起人就坐山观虎斗,看得津津有味、不亦乐乎。
唯一能避免这种状况的,就是认清形势,不跟着宣传导向跑,有自己的认知,认清敌人,团结尽可能多的人,一起跟那一小撮敌人对抗,而不是让一小撮人就把大部分人分而治之了。
我们来看看辉瑞的官方声明是怎么说的:
【纽约州纽约市,2023 年 1 月 27 日——最近出现了与辉瑞公司功能获得和定向进化研究相关的指控,该公司希望澄清事实。
在辉瑞-BioNTech COVID-19疫苗的持续开发中,辉瑞尚未进行功能获得或定向进化研究。我们与合作者合作进行了研究,其中使用原始 SARS-CoV-2 病毒来表达来自新的关注变体的刺突蛋白。一旦公共卫生当局确定了一种新的关注变种,就会开展这项工作。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快速评估现有疫苗诱导抗体中和新发现的关注变体的能力的方法。然后,我们通过同行评审的科学期刊提供这些数据,并将其用作确定是否需要更新疫苗的步骤之一。 】
刺突蛋白作为嫁接动物病毒和人体的桥梁肯定不能轻易放弃,否则动物病毒就进不到人体细胞中,就无法感染人体,所以,无论病毒如何变,我们仍然要使用原始病毒的刺突蛋白,顺便看看新的在动物身上快速发展的变体的刺突蛋白能不能感染人体,来评估我们的疫苗需不需要更新,失去对人体的影响不是我们想看到的。这才是对这几句话的正确解读。
【此外,为了满足美国和全球对我们口服治疗药物 PAXLOVID™ 的监管要求,辉瑞开展了体外工作(例如,在实验室培养皿中),以确定对尼玛瑞韦(PAXLOVID 的两个成分之一)的潜在耐药突变。对于自然进化的病毒,定期评估抗病毒药物的活性很重要。这项工作的大部分是使用计算机模拟或主要蛋白酶(病毒的非传染性部分)的突变进行的。在少数情况下,当完整病毒不包含任何已知的功能获得性突变时,可以对此类病毒进行工程改造以评估细胞中的抗病毒活性。此外,在我们安全的生物安全 3 级 (BSL3) 实验室中,在与 SARS-CoV-2 和 nirmatrelvir 一起孵育的细胞中进行了体外抗性选择实验,以评估主要蛋白酶是否可以突变产生抗性病毒株。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和全球监管机构要求对所有抗病毒产品进行这些研究,并由美国和世界各地的许多公司和学术机构开展。】
看到没?这段话完整地契合了我对第一段话的理解,bingo!
【植根于可靠科学的基于事实的信息对于克服 COVID-19 大流行至关重要,辉瑞(Pfizer)仍然致力于提高透明度并帮助减轻这种疾病的毁灭性负担。】
呵呵,可靠的科学研究就是如何快速开发一种病毒祸害全世界人类,把人口数量降到他们希望的全世界只剩下5亿坚持没打针的人,这就是这帮非人类的最终目的。
中国的mRNA疫苗
虽然帅哥经常批评我,不许我在他们家的群里乱说话,但我还是忍不住评论了我婆婆转发的那段视频,并提醒他们,要提防的不是辉瑞这家公司的疫苗,而是自家开发生产的mRNA毒针,估计很快就要全国推广了。
这是去年9月份的院士新闻,在手机上能打开的网页到了计算机上竟然打不开,微软和Google的浏览器都拒绝打开,我只好找了另一篇类似的报道:
【高福院士团队在新冠mRNA疫苗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022年9月14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报道了中国科学院高福院士、戴连攀研究员、王奇慧研究员联合团队在新冠肺炎mRNA疫苗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题目为《mRNA vaccines expressing homo-prototype/Omicron and hetero-chimeric RBD-dimers against SARS-CoV-2》,成为继新冠病毒重组蛋白疫苗后的又一重要进展。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高福院士团队基于对中东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疫苗的研究经验,提出了β冠状病毒S蛋白的RBD二聚体疫苗设计理念,并将这一理念应用于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中,发现将新冠病毒RBD二聚体抗原免疫小鼠血清的中和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单体RBD的免疫效果1。基于该理念,中科院微生物所高福院士团队与智飞生物联合开发了新冠肺炎重组蛋白疫苗ZF2001,当前已经获批在中国紧急使用和附条件上市,在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尼西亚和哥伦比亚也已获批紧急使用,成为全球首款获批使用的新冠重组蛋白疫苗。
然而,顽固的新冠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对基于早期毒株研发的疫苗和抗体产生了免疫逃逸,为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了严峻挑战。与S蛋白疫苗不同,高福院士团队提出的将RBD串联的疫苗研发策略可以将多个不同亚型新冠病毒突变株的RBD串联起来,覆盖多个重要突变株的核心免疫原。团队设计的Delta-Omicron嵌合RBD二聚体抗原在预防多种新冠病毒变异株中显示出非常好的效果2,以该抗原开发的新一代重组蛋白疫苗也已完成了临床前研究。
mRNA疫苗作为新一代生物医学技术深受关注3,目前国际上最广泛使用的两款新冠mRNA疫苗(Pfizer/BioNTech的BNT162b2和Moderna的mRNA-1273)均以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作为抗原。高福院士团队利用mRNA疫苗技术平台,构建了表达新冠原型病毒RBD二聚体的mRNA疫苗,发现疫苗诱导强烈的抗体反应和Th1细胞免疫反应,攻毒实验显示出良好的保护效果,对病毒感染及肺炎具有显著的预防作用。为更高效的预防变异株,研究者们进一步设计了表达Omicron变异株RBD二聚体以及异源的Delta-Omicron嵌合RBD二聚体的mRNA疫苗,发现Delta-Omicron mRNA疫苗比同型的RBD二聚体疫苗诱导对新冠毒株中和作用更加广谱的免疫反应。此外,在已经免疫两针原型病毒RBD二聚体蛋白疫苗近一年的小鼠体内进行第三针加强,其诱导比同型的Omicron RBD二聚体疫苗更强的免疫反应。这些结果表明Delta-Omicron mRNA疫苗作为加强针使用具有强大的优势。】
【中国科学院大学存济医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戴连攀研究员、王奇慧研究员为本研究的共同通讯作者。中科院大学存济医学院博士生韩雨旋和安亚玲、安徽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陈茜、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徐坤、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与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生刘雪媛为研究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本研究与德国BioNTech公司Uğur Şahin团队合作完成。该项目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优青)、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中国科学院基金等经费支持。】
看到没?疫苗是辉瑞和BioNTech公司共有的,但现在大家只抨击辉瑞,而不对BioNTech这家公司说一个不字,为啥?看到我1月26的日记没?因为我在挖掘国防部以countermeasures的名义强推mRNA的时候,看到一段视频,有人爆料BioNTech这家公司跟好几个政府有关系,政府是可以从投资里拿到钱的。那么我们从这篇高福研究中就可以看到,官方真的是拿着纳税人的钱在跟NioNTech公司勾结,以大疫情的名义名正言顺地收割韭菜(一边要钱一边要命,真的够狠)。
看到盖茨基金会没有?真的是到处都有他的身影。
而半个月前,另一篇院士新闻也在推mRNA在中国的进程。
【专访高福:针对变异株的新冠疫苗,应尽快批准使用】
这篇文章简直就是文不对题的典范,文中根本没提应尽快批准使用的讨论。不过我也在采访中看到有趣的对话。
【去年10月,美国波士顿大学的科研人员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将奥密克戎毒株的部分基因插入原型毒株中,进行重组。研究发现,用新重组的病毒感染小鼠,致死率为80%,用原型毒株感染小鼠,致死率为100%。这说明在动物实验中,新冠病毒致病性是下降的。也就是说,就新冠病毒内部进化而言,出现毒力更强的毒株可能性很小。】
看到没?这种基因编辑的方法就是功能获得的研究。他们只是发现新编辑出来的致死率没那么高,所以才敢公开了研究结果,如果是另一个结果,估计就悄咪咪“泄露”,顺便把基因序列卖给辉瑞这样的公司,然后就双方合作愉快了。
高福院士可是提醒了大家这种情况的出现哦,【如果从动物中再溢出一个全新的冠状病毒,再传到人类,我们专业人士认为这种情况随时可能出现,那就可能出现毒力更强的毒株。而且,冠状病毒很容易重组,比如说,XBB就由BA.2两个分支重组而成,毒力较弱。但如果不同冠状病毒重组,有可能出现毒力更强、全新的病毒。】
【从科学角度来讲,我们希望和世界的免疫程度同步。我们要密切监测病毒变异,进行测序,做到数据公开。另外,各级疾控系统和医疗机构的数据也要更好协同、整合起来。我希望建立全国的冠状病毒监测中心,再和全世界一盘棋,共同把病毒监测好,继续提高监测的覆盖率。】看到没?全世界一盘棋,要跟世卫组织共进退,下一个病毒被释放出来,就会推出全球疫苗护照了。
【高福:之前的冠状病毒变异,没有新冠这么快。从免疫逃逸的角度,新冠病毒越来越趋向于流感病毒,但进化速率还没有超过流感。而且,新冠病毒变异过程中,突变的往往都是关键位点。】
哎嘛,病毒自然进化没这么聪明吧?每次都抓住了关键位点?我现在开始强烈怀疑这些“变种”都是在实验室里搞出来的了。
【高福:面对新冠病毒,出现突破性感染很常见,但打疫苗,确实也能起作用。因此,无论对于老年人还是年轻人,自然感染后依然有必要接种加强针。
但感染后不应立即接种疫苗,因为自然感染后,体内有抗体,立即接种会将抗体中和掉。接种疫苗是为了激活抗体,间隔最好在3~6个月后,因为3~6个月后,体内抗体滴度会衰减到最低限度。】看到没?高福也在推加强针。为啥不能刚感染后就立即接种?因为刚感染后体内的自然免疫系统在最高运行状态,打进去的疫苗会立即被消灭掉。看到这段话,我对我家老大打的第三针感到无比的庆幸,因为她就是感染刚恢复后就去打了所谓的加强针,不管是mRNA还是mRNA产生的突刺蛋白就被她体内的防疫大军给就地歼灭了。
【高福:根据目前的判断,因为抗体每半年衰减到最低点,此时约等于没打疫苗,而这一病毒又主要针对老年人等脆弱人群,因此,老年人最好每半年接种一次疫苗。
我再次呼吁,新冠疫苗应学习流感疫苗的批签发,只要是同一公司、同一技术路线,只是更换了毒株或者基因序列的情况下,就无需再做全流程的临床试验,最多只需做I期临床,然后尽快批准使用。
现在我们还无法判断,未来新冠病毒最终走向何方,但对于老年人来说,很可能像接种流感疫苗一样,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一次,新冠疫苗也要每半年打一次。对年轻人来说,当病毒致病性不断减弱,就不需要一直接种。】
哎嘛,高福肯定是深层政府的打手,瞧瞧这说法,同一家公司的变种疫苗就不用再经过全流程的临床试验了。这样经过几个人的临床实验推出来的疫苗你敢打吗?我是没那个胆量。
【高福:我提倡“壹健康(One Health)”,人类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在此基础上,要共享数据、共享资源。病毒没有护照,病毒不申请签证,从公共卫生和人类共同健康角度来说,要全球一盘棋。
在具体应对措施上,早期检测(early detection)和日常监测(routine surveillance)都非常重要,同时要加大相关基础研究的投入。疾控系统应更多依靠专业力量,减少行政干预。要加强疾控系统对相关紧急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比如对呼吸道相关疾病的监测,要加强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全国流感样监测网络、全国急性呼吸感染监测网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的建设等。】
这段话跟世卫组织提倡的以他们为中心、加强全球监控的说法很一致,他们就是想通过“病毒大流行”这个手段,窃取各个国家的行政权,将自己变成各个国家的发号施令的人,到时候不论是独裁国家还是民主国家,都要因为“卫生健康紧急状况”而必须统一听世卫组织的号令,否则人类就要被“病毒”消灭了。
至此,全文结束,我还去看了它提供的原文连接,内容是一样的,都没提新变种疫苗应该尽快通过审批。估计就是我前边引用的那段话,说新变种病毒疫苗可以省去大部分的实验流程,言下之意就是尽快审批。
这就是全球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大家可要擦亮眼睛看清楚了,别上当受骗。
我们来挖一挖这家BioNTech公司的合作伙伴们。
BioNTech公司的合作伙伴们
今天带大家见识一下BioNTech公司的合作伙伴们。
排在首位的就是盖茨基金会:
注意到没有?就在疫情要爆发的前一个月,盖茨基金会开始跟BioNTech合作开发mRNA疫苗。大家说这是盖茨是嗅觉灵敏呢,还是知道病毒要被释放出来了?
【2019年9 月,我们与 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以基于我们专有的 mRNA 疫苗技术开发 HIV 和结核病项目。该投资是迄今为止基金会战略投资基金进行的最大一笔股权投资。合作包括针对这些传染病的疫苗和免疫疗法的鉴定和临床前开发,并努力在发展中国家提供负担得起的世界级药物。合作还可能扩展到其他传染病适应症。】
当时还没有所谓的新冠病毒呢,所以合作就不能提这个病毒的名字,但合同里写了,合作能扩展到其他传染病。盖茨多有远见卓识!佩服,佩服。
【渐强生物制剂Crescendo Biologics
2022年1 月,我们与 Crescendo Biologics 进行了多靶标发现合作,以开发用于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患者的新型免疫疗法。利用 Crescendo 专有的 Humabody ® VH 平台,我们旨在开发精确的免疫疗法,包括基于 mRNA 的抗体和针对选定目标的工程细胞疗法。它们的特殊性质和模块化结构使 Humabodies 非常适合开发多靶点免疫疗法。
哎嘛,先用mRNA毒针压制人体的自然免疫,让人们罹患各种癌症,再推出治疗方法,真的是左手要你病,右手要你命的同时还要掏空你的钱包。
这家公司是一家英国初创公司,【除了 Crescendo 的专有管道外,公司还与 Takeda 和 BioNTech 进行了全球多目标发现和开发合作,并与 Zai Lab签订了独家全球许可协议。
Crescendo Biologics 位于英国剑桥,得到Sofinnova Partners、Andera Partners、IP Group、BioNTech、Takeda 和 Quan Capital 等蓝筹投资者的支持。】
开发的癌症治疗平台叫Humabody V,咋不直接叫HumanBody V呢,哦,基因被改造了,所以需要去掉一个字母n以示区别。
Sofinnova Partners是一家遍布欧洲各国的为ESG打手们保驾护航的投资公司,网络了一大堆愿意为深层政府抛头颅洒热血的公司,他们之间相互扶持,挤兑任何不跟他们合作的其他公司,这就是资本的强大威力。
Andera Partners是一家位于法国巴黎的类似Sofinnova Partners的公司。
而IP Group是英国的类似机构。
Takeda是一家日本的类似于BioNTech的公司。
而Zai Lab是一家在中国和美国分别运作的中国公司,【再鼎医药(纳斯达克股票代码:ZLAB;香港联交所股份代号:9688)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和美国、以研发为基础、处于商业化阶段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专注于为中国及全球患者提供肿瘤、自身免疫、感染性疾病和中枢神经系统领域的变革性药物。我们的目标是利用自身能力及资源为全球患者带来健康福祉。】
哎嘛,都不用我继续搜,Google直接给出了这些深层政府科技打手公司的关系网:
AZ疫苗,Bayer的转基因种子和杀虫剂,Gilead的人民的希望,……
而Quan Capital这家投资公司则是来自上海的深层政府打手。
【泉创资本是一家专注于早期和成长阶段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投基金。我们以创新为驱动,以科学和商业上的独特洞见为向导,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创建、投资有快速发展前景的生命科学领军企业。我们投资组合中的公司包括前沿的创新疗法、尖端的技术平台,以及能填补生态系统空白的行业佼佼者。
泉创资本目前在上海,旧金山和波士顿设有办公室。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深厚的业内资源,我们的专业投资人甄别和孵化下一代的优秀公司,并尽我们所能,鼎力支持新兴医药科技企业的战略、运营和发展,在全球范围内辅助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转型,帮助公司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他们公司最近的新闻:
而我刚刚在另一家公司的网站上看到了Kite的名字,【Kite 致力于实现 21 世纪医学最雄心勃勃的目标之一:治愈癌症。】
Kite 是 Gilead 公司的子公司,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代码为 GILD。有关投资者关系的更多信息,请单击下面的链接,这将带您进入 Gilead 的投资者页面。】
哎嘛,这还只是挖了一家公司而已。
接着挖。
【复星医药
2020年3月16 日,BioNTech与复星医药宣布战略合作, 基于BioNTech的mRNA技术平台,面向包括中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在内的大中华市场开发和商业化COVID-19疫苗。迄今为止,mRNA COVID-19疫苗已在香港特别行政区(2021年1月)获得紧急使用申请,在澳门特别行政区( 2021年2月)和台湾地区(2021年7月)获得特别进口许可。
有关我们的 mRNA 疫苗平台的更多信息,请单击此处。】
看到没?商业化COVID-19疫苗。也就是说,先给你免费几针,把你的自然免疫系统打残,然后就不免费了,以后就需要一年打几针地给他们送钱了。
我听过台湾的《关键时刻》,里边说他们的高端疫苗是利用Moderna技术生产的。现在这是辉瑞的也入驻了。
复星是家中国公司,也在深层政府打手大老巢上海。【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复星医药”,股票代码:600196.SH,02196.HK)成立于1994 年,是一家植根中国、创新驱动的全球化医药健康产业集团,直接运营的业务包括制药、医疗器械、医学诊断、医疗健康服务,并通过参股国药控股覆盖到医药商业领域。
复星医药以患者为中心、临床需求为导向,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深度孵化等多元化、多层次的合作模式,丰富创新产品管线。围绕肿瘤及免疫调节、代谢及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重点疾病领域,复星医药已搭建和形成了小分子创新药、抗体药物、细胞治疗技术平台,并积极探索 RNA、基因治疗、ADC、靶向蛋白降解等前沿技术领域,提升创新能力。
在“4IN”(创新 Innovation、国际化 Internationalization、智能化 Intelligentization、整合 Integration)战略的指导下,复星医药将秉承“创新转型、整合运营、稳健增长”的发展模式以及为股东创造价值的信念,不断加强自主研发与外部合作,丰富产品管线,强化全球化布局,提升运营效率。同时,积极推进医疗健康产业线上线下布局,致力于成为全球医疗健康市场的一流企业。】
他家跟Kite是2017年就开始合作了,怪不得2019年爆发疫情时Gilead的“人民的希望”会被引进,原来都是双簧戏。
公司不声明支持ESG估计就得不到深层政府的支持,【ESG助力公司可持续发展:
贯彻绿色环保理念,深度践行社会责任,持续优化企业管治,倾听各利益相关方的声音,将ESG作为战略抓手赋能企业可持续发展】
【基因泰克
2016年9 月, 我们开始与罗氏集团成员基因泰克开展开创性合作,共同研究、开发、制造和商业化针对个体患者特异性癌症新抗原的个体化 mRNA 疫苗:个体化新抗原特异性免疫疗法(iNeST)。这项工作包括我们的 iNeST 开发候选自基因 cevumeran BNT122,目前正在分别针对晚期黑色素瘤和晚期/转移性实体瘤的两项联合临床试验中对其进行评估。在合作伙伴关系下,BioNTech 还于 2021 年 10 月开始了一项采用个性化方法的结直肠癌二期试验。
有关我们基于 mRNA 的 iNeST 平台的更多信息,请单击此处。】
我们邻居就在这家公司任职,很少回复我关于mRNA的论文的问题,可能真的是忙,对mRNA这方面也不了解,也有可能是得到了公司的警告,不许乱说话。
【Genevant
2018年7 月,我们与 Genevant 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开发某些基于 mRNA 的蛋白质替代疗法。该合作还包括对 Genevant 的脂质纳米颗粒 (LNP) 药物输送技术的某些独家许可,用于针对特定肿瘤学目标的基于 mRNA 的产品。
有关我们针对罕见疾病的蛋白质替代平台的更多信息,请单击此处。】
Genevant的自我介绍,【我们是谁?
Genevant 是一家专注于技术的核酸递送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平台、业内最强大和最广泛的脂质纳米颗粒( LNP )专利资产,以及在核酸药物递送和开发方面数十年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氧化石墨烯的使用跟他们有没有关系?
在我们的技术一页,他们提到:【我们的平台通过独特的接头将对目标受体具有高选择性和强结合亲和力的配体连接到 siRNA 寡核苷酸。我们的配体包括用于递送至肝细胞(肝细胞)的多价 N-乙酰半乳糖胺 (GalNAc)“基序”和用于肝外器官、细胞类型或组织(例如肝星状细胞、肿瘤和巨噬细胞)的其他新型结构。除了配体偶联物之外,Genevant 在为 LNP 以及配体和偶联物设计 siRNA 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采用一系列化学修饰来赋予最佳效力、药代动力学和耐受性。我们的 GalNAc 技术已扩大规模以支持各种临床试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基于缀合物的核酸递送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内体包埋,即 siRNA 在被破坏之前被“困”在细胞内隔室(内体)中,在许多情况下完全消除了效力。我们正在开发下一代配体结合平台,以实现独特的内体释放功能。在迄今为止的测试(非人灵长类动物)中,我们已经显示出与标准 GalNAc 偶联物相比一个数量级的效力优势,以及更快速的活性起效和更长的作用持续时间。】
看来,mRNA毒针没有造成太大的破坏力是因为这个内体包埋的缺陷。真是太谢谢这个缺陷了。
目前,这几家公司用了他家的输送技术。
看到没?那家日本公司Takeda。
【2015年5 月,我们与 Genmab 签订许可和合作协议,共同研究、开发和商业化具有卓越体内疗效的新型双特异性癌症抗体,融合我们专有的免疫调节抗体和 Genmab 的 DuoBody ®技术平台。合作于 2016 年1 月扩大到包括更多目标和技术。
我们的第一个候选产品 BNT311/GEN 1046 于2019 年 6 月进入实体瘤临床试验,目前正在另外两项治疗晚期实体瘤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试验中进行评估。我们的第二个联合开发的候选药物 BNT312/GEN1042 于 2019 年 9 月进入了治疗转移性或局部晚期实体瘤的临床评估。
有关我们下一代检查点免疫调节剂平台的更多信息,请单击此处。】
这是一家丹麦公司,【我们于 1999 年在丹麦哥本哈根成立,是一家双重上市的国际生物技术公司,专门从事差异化抗体疗法的创造和开发,以对抗癌症和其他严重疾病。】
【我们的宗旨
通过抗体的力量对抗癌症和其他严重疾病
我们的核心目标总结了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不可阻挡的团队将通过创新和差异化的抗体疗法改善患者的生活。它支持我们的愿景,即捕捉我们对未来的渴望——到 2030 年,我们令人惊叹的“KYSO”抗体药物正在改变癌症和其他严重疾病患者的生活。】
哎嘛,2030年对深层政府来说太重要了,很多目标都设在了2030年。
这些打手公司不声明一下对ESG的支持估计拿不到深层政府的资助,就活不下去了。
【InstaDeep
2020 年 11 月,我们宣布与 InstaDeep 开展多年战略合作,应用人工智能 (AI) 和机器学习技术的最新进展,为一系列癌症和传染病开发新型免疫疗法。作为合作伙伴,我们在英国伦敦和德国美因茨成立了一个联合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我们已经能够一起建立一个 SARS-CoV-2 早期预警系统来计算免疫逃逸和健康指标,以近乎实时地监测变异谱系的风险。我们在2022年1月公布了相应的数据。
有关我们的 EWS 计划的更多信息,请单击 此处。】
这是总部设在多个国家的一家AI公司。【InstaDeep 成立于 2014 年,如今是 EMEA 企业决策人工智能产品的领导者,总部位于伦敦,并在巴黎、突尼斯、拉各斯、迪拜和开普敦设有办事处。该公司最近连续第二年被 CB Insights 评选为全球 100 家最有前途的 AI 初创企业之一。】
【该公司是英特尔 AI Builders 计划的一部分,最近成为 NVIDIA 合作伙伴网络 (NPN) 中的精英级服务提供商。InstaDeep 是 EMEA 地区仅有的两家获得此称号的公司之一。】
这是一家英国AI公司,而BioNTech已经不满足只是合作关系,而是准备收购这家公司。
【2023年1 月 10 日(路透社)- BioNTech SE BNTX.O已同意以高达 5.62 亿英镑(6.82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英国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 InstaDeep,以加快其在 COVID 疫苗之外的生物技术研究。
根据这家德国疫苗制造商迄今为止最大的收购交易,BioNTech 将以现金和数量不详的 BioNTech 股票的形式预付 3.62 亿英镑,最多 2 亿英镑取决于 InstaDeep 的未来表现,该公司周二表示。
本周,该行业在旧金山召开一年一度的摩根大通医疗保健会议,该交易增加了一系列交易。
据估计,仅 2022 年 COVID-19 疫苗的收入就高达 170 亿欧元(182 亿美元),BioNTech 拥有充足的资金来推进其在新癌症免疫疗法和其他疫苗方面的工作,而 AI 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摩根大通医疗保健会议,呵呵, 这不就是一个展现深层政府医疗打手的舞台嘛,咱们需要关注一下。
【基亚生物科技公司Medigen
2022年2 月,我们与 Medigene 进行了为期 3 年的多目标研究合作,以开发基于 T 细胞受体 (TCR) 的癌症免疫疗法。Medigene 的自动化、高通量 TCR 发现平台将用于发现和开发针对 BioNTech 选择的实体瘤靶标的创新 TCR 免疫疗法。该协议包括收购 Medigene 的下一代临床前 PRAME TCR 项目和其 PD1-41BB 开关受体和精确配对技术的许可。
有关我们 TCR 平台的更多信息,请单击此处。】
看来想跟BioNTech合作可不容易,还得有真本事、有让他们看入眼的技术才行。
这家没得劲公司是一家台湾的医药公司,【基亚生技结合台湾生技医疗研发能量、国际临床开发经验、与最新的技术商化竞争力,铺建了完整专利保护的各种专题,基亚将有效地将研发与技术转化为全球各国法规单位认可的医疗产品。基亚团队自期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生技标竿企业,立足台湾,透过新事业体扩张与国际併购成为跨国生技医药集团,并坚持为人类守护生命与健康之理念,实践『创新让生命更美好』的精神。】
而台湾的所谓“高端”疫苗就是这家集团公司旗下的高端疫苗厂生产的,他们这家疫苗分公司跟美国的深层政府打手们进行了深度合作。
看看跟他们合作的有哪些单位:
- 世界衛生組織(WHO)
-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
-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US CDC)
- UCAB是由荷蘭烏特勒支大學(Utrecht University)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共同成立的非營利醫藥研發機構
- 國家衛生研究院(NHRI)是台灣國家級醫學研究中心
- Dynavax為致力於開發新型疫苗的生物製藥公司,擁有美國US FDA目前唯一核准上市的CpG 1018佐劑,可增強疫苗生成免疫反應。
- Vaxess為開發智能緩釋貼片的生物技術公司,總部位於麻州劍橋。
- BlueWillow是一家專精新型水包油奈米級乳化專利技術的生物製藥公司,這項技術可用於開發和商業化鼻噴疫苗,加速皮膚和鼻腔吸收。这是一家密西根州的公司。
- GC Pharma為亞洲最大的血漿蛋白產品製造商,亦是全球級的疫苗供應商之一。GC Pharma的疫苗產品線包含B型肝炎疫苗、水痘、帶狀泡疹疫苗、四價季節流感疫苗等產品,且皆具備WHO PQ資格認證,為國際組織UNICEF、PAHO的疫苗供應商。高端疫苗獨家代理GC Pharma四價流感疫苗進入台灣市場,將強化高端疫苗對於全方面流感疫苗產品布局。
世界卫生组织不把台湾当会员,却阻止不了台湾的深层政府打手们把mRNA毒针引入台湾,为台湾人民掬一把同情泪。
【辉瑞公司
我们与我们的合作伙伴辉瑞公司一起 ,以前所未有的开发时间表开发了历史上第一个 FDA 批准的基于 mRNA 的COVID-19 疫苗。我们于2020 年 3 月发起的 COVID-19 合作取得了著名的成功,这 是建立在我们现有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的,该合作伙伴关系是在 2018 年 8 月宣布的基于 mRNA 的流感疫苗 (BNT161) 的开发。为了扩大传染病合作伙伴关系,我们与辉瑞公司签署了开发和商业化合作协议,以开发第一种基于 mRNA 的带状疱疹疫苗(带状疱疹病毒或 HZV)。
有关我们的 mRNA 疫苗平台的更多信息,请单击此处。】
辉瑞就不多提了,现在真的是臭名昭著了。
哎嘛,这不是川普2020大选前打的那一针再生元针剂的生产公司么。原来也是一伙的。
【Regeneron
2020年7 月,我们开始与 Regeneron 进行战略合作,联合开展一项结合我们专有的基于 mRNA 的 FixVac 候选疫苗 BNT111 和 Libtayo®(cemiplimab)的 2 期临床试验,Libtayo ®(cemiplimab)是一种用于治疗晚期再生元和赛诺菲联合开发的黑色素瘤。第二阶段试验于 2021年6月启动 ,同年晚些时候,BNT111获得了 FDA 的孤儿药物指定和 FDA 快速通道指定。
2022年3 月,我们宣布扩大与再生元的战略合作。根据协议,我们的 FixVac 候选产品 BNT116 和 Libtayo 的组合有望进入临床开发阶段,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首次人体临床试验旨在评估 BNT116 单独和与 Libtayo 联合使用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疗效。
有关我们基于 mRNA 的 FixVac 平台的更多信息,请单击此处。】
这是一家美国公司。从它的发展历史能看出他们跟深层政府其他企业的合作,得到不少欧盟和FDA通过的药物。
看看他们的合作伙伴,Roche就是Genetech的母公司。这些LOGO看着是不是很眼熟?
都不知道该怎么评论了。
【Ryvu 疗法
2022年11 月,我们与 Ryvu Therapeutics 就多个小分子免疫治疗项目开展了多目标研究合作,并就 Ryvu 的 STING 激动剂产品组合作为独立小分子签订了独家许可协议。合作由两部分组成:BioNTech 拥有全球独家许可,可以将 Ryvu 的 STING 激动剂产品组合作为独立的小分子进行开发和商业化,包括作为单一疗法和治疗组合。此外,BioNTech 和 Ryvu 共同承担药物发现和研究项目,开发针对 BioNTech 选择的独家目标的多个小分子项目,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内的免疫调节,并在其他疾病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
有关我们的小分子免疫调节剂的更多信息,请单击 此处。】
Ryvu公司的自我介绍:【Ryvu Therapeutics 是一家临床阶段的药物发现和开发公司,专注于针对肿瘤学新兴靶点的新型小分子疗法。
Ryvu Therapeuctis 成立于 2007 年,目前拥有 170 名科学家,其中包括 80 名博士。Ryvu 以前被称为 Selvita,直到从服务部门分拆出来后更名为 Ryvu Therapeutics。
公司总部位于波兰克拉科夫。Ryvu Therapeutics 正在开发解决当前肿瘤治疗临床局限性的疗法。我们的工作由深厚的科学知识、组织效率和高吞吐量发现引擎平台来定义。
我们的主要候选药物 RVU120 是一种选择性 CDK8/CDK19 激酶抑制剂,具有在血液恶性肿瘤和实体瘤中开发的潜力,目前正处于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 1b 期研究,以及治疗r/r 转移性或晚期实体瘤。SEL24 (MEN1703) 是一种双重 PIM/FLT3 激酶抑制剂,已获得美纳里尼集团的许可,处于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 2 期临床开发阶段。
早期的管道候选者包括在激酶、合成致死率和免疫肿瘤学领域开发的候选者。
Ryvu 的技术专长通过与默克公司、加拉帕戈斯公司、Exelixis、美纳里尼集团和白血病和淋巴瘤协会的全球合作伙伴关系得到验证。】
看,这家公司跟再生元和BioNTech都有合作。
我在这家公司的网站上竟然找不出这家公司的发展历史,而在它的历史叙述中,似乎扯了一大堆跟这家公司毫无关系的东西。有必要弄得这么神神秘秘、历史悠久的样子吗?!
只好去找维基百科了。
【Sanofi SA是一家法国跨国制药和保健公司,总部位于法国巴黎。最初,该公司成立于 1973 年,并于 1999 年与 Synthélabo 合并,组成Sanofi-Synthélabo。2004 年,Sanofi-Synthélabo 与 Aventis 合并,更名为Sanofi-Aventis,它们都是之前几次合并的产物。它于 2011 年 5 月更名为赛诺菲Sanofi。该公司是Euro Stoxx 50 股票市场指数的成分股。
赛诺菲从事药物产品的研发、制造和营销,主要在处方药市场,但该公司也开发非处方药。该公司涵盖七大治疗领域: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糖尿病、内科、肿瘤、血栓和疫苗(它通过其子公司赛诺菲巴斯德成为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商)。】
【Aventis 成立于 1999 年,当时法国公司Rhône-Poulenc SA 与德国公司Hoechst Marion Roussel合并,后者本身是Hoechst AG与Cassella、Roussel Uclaf和Marion Merrell Dow于 1995 年合并而成。Hoechst AG是Hoechst Marion Roussel当时的主要合伙人,它本身是 IG Farben 的三个被迫分离的子公司中的两个的合并, IG Farben是奥斯威辛集中营奴隶劳工的剥削者和大屠杀期间齐克隆 B的供应商。合并后的公司总部位于法国斯特拉斯堡附近的Schiltigheim。】
大家看这一段时有没有觉得纳粹没死,只是改头换面、通过合并、改名等一系列手段以新的形式活下来,而现在再次卷土重来,再扩大规模,对人类实现一次更大规模的大屠杀?
这又是一家不支持ESG就会死翘翘的公司。
【西门子
2015年6月,我们与西门子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设全自动化、无纸化、数字化的个体化疫苗cGMP商业化生产基地。为响应 COVID-19 疫苗计划,随着西门子支持快速扩大我们马尔堡工厂的生产能力,该合作伙伴关系得到扩大,该工厂现已成为全球新制造基地的典范。
有关我们综合制造能力的更多信息,请单击此处。】
以色列的疫苗之路
最有趣的是以色列这个国家,按理说他们离欧洲的BioNTech距离更近,更应该跟它签订合同,他们却舍近求远,去跟美国的辉瑞公司签订合同,这里边有什么猫腻吗?还是说想躲避什么问题?难道是因为BioNTech是一家德国公司,鉴于二战的缘故,所以,以色列的假犹太人只能舍近求远跟犹太人关系更好的美国公司辉瑞签订合同?这简直是掩耳盗铃的做法,怪不得疫情之初看到一大堆的以色列人的视频,请求大家救救再次要惨遭毒手的犹太人。
这也让我觉得上帝和撒旦真的是有很深的仇恨,一帮子撒旦信徒真的是在千方百计去杀死真正的上帝信徒。
看看这新闻标题,哪怕是跟辉瑞签订合同,也被人质疑有问题:
最逗的竟然是以色列官员说跟辉瑞签的合同找不到了。
【以色列政府神秘地失去了承诺共享人口数据的辉瑞疫苗协议
以色列政府在法庭上承认,尽管进行了广泛搜索,但未能找到与辉瑞公司签订的 COVID-19 疫苗协议。
2020年,以色列优先从辉瑞公司获得疫苗,并承诺提供其公民的流行病学数据作为交换。在耶路撒冷地方法院悬而未决的请愿书中,以色列卫生部 (MoH) 声称已经失去了该协议,并且还对有关各方是否签署了该协议提出了质疑。
据 i24 报道,检察官办公室的律师 Ahava Berman代表卫生部在法庭上说: “我们还没有找到签署的协议。” “我们搜遍了所有地方,包括首席执行官办公室和法务部。”
该协议于去年 1 月公开。由于对数据传输所涉及条款的批评越来越多,该部公布了经过编辑的协议。许多陈述被隐藏了。
该协议还为卫生部总干事以及辉瑞公司一位高管的签名留下了空间,后者的名字被涂黑了。根据协议,卫生部将在不泄露个人身份的情况下向辉瑞提供数据。
如果可识别数据意外泄露给公司,辉瑞有义务返还和删除此类数据。该公司还承诺仅将数据用于公共卫生目的,并同意不以任何歧视性方式使用这些数据。
以色列“实验室之类的”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去年 9 月,辉瑞公司首席科学官 Philip Dormitzer 在一次Zoom 学术会议上表示,以色列是“某种实验室”,该公司可以在那里看到其 COVID-19 疫苗的效果。
以色列“很早就对很大一部分人口进行了免疫接种——所以这是我们几乎可以展望未来的一种方式:几个月后,我们在以色列看到的情况再次发生在美国,”他当时说。
在双方达成的协议中,卫生部承诺每周传输有关确诊的 COVID-19 病例、住院、重症病例、呼吸机使用、死亡和有症状病例的数据。此外,还包括按年龄组和其他人口因素统计的每周病例数。
据估计,超过 600 万人在以色列接种了辉瑞公司的 COVID-19 疫苗。截至 12 月 18 日,该国已登记超过 474 万例 COVID-19 感染,其中 11,954 例死亡。目前约有12,500例轻症病例和57例重症或危重症病例。
疫苗健康并发症
此后在以色列进行的一项研究报告称,接种辉瑞 COVID-19 疫苗的年轻男性患心肌炎的风险更高。心肌炎是指心肌的炎症,最终会降低器官的血液泵送能力。
根据美国心脏协会9 月 6 日发布的新闻,该研究发现,在第三剂辉瑞疫苗接种后,16 至 19 岁男性患心肌炎的风险为 15,000 分之一。
据估计,每年通常受心肌炎影响的人数约为每 100,000 人 10 至 20 人。研究发现,与女性相比,16 至 19 岁之间接种加强疫苗的男性患心肌炎的风险率高 9 倍。
“心肌炎的发病率很低,但是,它主要发生在第二次接种 COVID-19 疫苗后的年轻男性中,这表明疫苗与心肌炎之间存在潜在关系。结果引起了人们对加强剂量后心肌炎可能增加的担忧,”根据新闻稿。】
这个新闻对我来说不算新,我之前分享过内塔尼亚胡的讲话,叙述的就是拿以色列人当小白鼠,所有的医疗数据都给了辉瑞和BioNTech。只是没想到他们竟然无耻到说找不到合同了。
这张大网张的,让普通老百姓逃无可逃,人家都是一伙的。
盖茨的发财之路
而比尔盖茨当然知道他推的mRNA毒针有啥效果,知道总有一天纸包不住火,真相会大白于天下,所以,他会见好就收,在BioNTech股价冲上去之后赶紧抛售,拿到现金才能让他的“投资”得到最大的回报。
【比尔·盖茨——在出售 BioNTech 股票获得巨额利润后——破坏了 COVID 疫苗的有效性
长期以来,比尔·盖茨 (Bill Gates) 一直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疫苗支持者之一,他最近在澳大利亚的一次演讲中承认当前的 COVID-19 疫苗存在“问题”,这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作为题为“准备应对全球挑战:与比尔·盖茨的对话”的演讲的一部分,微软创始人在澳大利亚洛伊研究所发表了以下讲话:
“我们还需要解决 [COVID-19] 疫苗的三个问题。目前的疫苗不能阻止感染。它们并不广泛,所以当出现新变种时,你会失去保护,而且它们的持续时间很短,尤其是在重要的人身上,也就是老年人。”
鉴于盖茨长期支持并投资于促进全球疫苗接种的疫苗制造商和组织,这样的声明令一些人感到意外。然而,它们是最近几周一系列进展中的最新进展,尤其是 COVID-19 疫苗越来越受到质疑。
“这是一个骗局”:盖茨对 mRNA 疫苗的投资揭示了“利益冲突”
一些分析师和评论员对盖茨持批评态度——但并不是因为不同意他在澳大利亚发表的声明。相反,他们争辩说,他之前曾大量投资于 mRNA 疫苗,同时他鼓励全球 COVID-19 疫苗接种运动并支持强制接种疫苗。
1 月 25 日,联合主持人布里亚娜·乔伊·格雷 (Briahna Joy Gray) 和罗比·索阿夫 (Robby Soave) 在 The Hill TV 的“Rising”节目中谈到了盖茨的声明。Soave 最初从表面上同意盖茨对当前 mRNA 疫苗的批评,他说:
“他确实指出了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保护期短,对病例的传播没有明显的显着影响……对许多其他方面健康的年轻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巨大的好处。”
然而,Soave——他在 1 月 19 日披露了“ Facebook 文件”,表明 CDC 对该平台上与 COVID-19 疫苗相关的内容节制和审查产生了重大影响——然后指出盖茨之前的投资促进了 mRNA 疫苗技术的发展。
Soave 说,“比尔盖茨是 mRNA 技术的主要支持者……他是BioNTech 的投资者,该公司为辉瑞公司开发了 mRNA 疫苗。”
“我们只是在做一些挖掘,”Soave 继续说道,“[并且]我们看到他以……卖掉了很多这些股票那是多少利润?”
“10 倍,”格雷回答。“他在 2019 年向 BioNTech 投资了 5500 万美元,现在价值超过 5.5 亿美元。他卖掉了一些股票……我相信是在去年年底,股价超过了 300 美元,这对他投资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收益。”
Soave 随后发表了针对盖茨的批评评论:
“让我们沿着这条轨迹走:[盖茨] 大量投资于 BioNTech,’mRNA 疫苗很棒,这就是未来,’他谈到疫苗时间表以及我们如何更快地开发它,’我们可能不得不在安全方面走捷径’……全部……卖掉它……赚了一大笔钱……但现在是‘是的,没关系,它可能会更好,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这种呼吸喷雾。’”
Soave 指的是盖茨最近在澳大利亚发表讲话之前发表的关于 mRNA 疫苗的声明,他说:
“我们认为,在流行病的早期,我们也可以拥有一种你可以吸入的东西,这意味着你不会被感染,一种阻滞剂,一种吸入阻滞剂。”
格雷提出了盖茨等在药品和疫苗制造商担任重要职位的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以及联邦政府花费大量纳税人的钱来购买这些产品。她说:
“这是一个骗局。这些公司正在榨取纳税人的钱,来支付医疗专业人员未指明的医疗费用,这些医疗费用不如我们现有的有用。
“与此同时,拜登政府正在向来自各个行业的人敞开大门,旋转门,比如Jeff Zients,他是乔·拜登的新任幕僚长……他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在各种公司度过,投资于向政府多收 Medicare 和 Medicaid 付款以及确切种类的多付款项的公司。这是一个巨大的骗局,而且非常普遍。”
Zients曾是拜登政府的“新冠沙皇”,公开推动全民接种疫苗。
Soave 随后表示,盖茨的声明,以及药物和疫苗支持者与联邦政府之间更广泛的利益冲突问题,让“反疫苗者等”长期以来的断言更加可信。他说:
“因为这里没有主流对他的利益冲突进行更多审讯,这令人深感不安,对于那些一直怀疑辉瑞的这方面和围绕 COVID 的药物开发以及被媒体斥为怪人的人来说,反vaxxers之类的,我坦率地说,这个制药腐败问题和人们推动各种干预措施,进行利润投资,应该是左派领导的一个问题。
“我们必须更加透明地了解这样一个事实,即那些对政府政策将会是什么、需要什么的人有意见的人,拜登政府试图要求人们明白这一点,难道不应该为人所知吗?”至少当建议这样做的人有数亿美元的经济利益受到威胁时?他们的调子随着钱的变化而变化!”
调查记者 Jordan Schachtel在盖茨在澳大利亚发表声明后也发表了严厉的评论,他在博客上写道: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是 Covid 歇斯底里的缔造者之一,对灾难性的全球大流行病政策的影响比任何其他人都大,他终于承认,他两年来一直在推广的 mRNA 疫苗只不过是过期的药品垃圾。
“翻译:盖茨承认,这些镜头不可能与快速发展的变体保持一致,它们会以光速消失,而且不会停止传输。而且它们不适用于人口中唯一处于危险中的部分。”
Schachtel 引用盖茨之前的声明称,这“与曾经宣传疫苗可以治愈冠状病毒的人发生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逆转” :“每个接种疫苗的人不仅是在保护自己,而且还减少了他们向他人的传播,并允许社会才能恢复正常。”
2021 年,盖茨将 mRNA 疫苗描述为“神奇”,称它们将在未来五年内成为“游戏规则改变者”。
盖茨警告“下一次大流行”,赞扬封锁,呼吁进行更多的大流行模拟
正如《每日邮报》 1 月 23 日报道的那样,盖茨在澳大利亚的演讲因他发表的一些额外声明而引人注目。
盖茨“呼吁加强全球合作,以 COVID-19 大流行为例,说明各国如何通过共同努力来改进他们的应对措施,”他认为“政治领导人需要搁置分歧,共同努力为下一种病毒做准备”
他还赞扬了澳大利亚严格的封锁政策,他说:
“一些突出的事情是澳大利亚和其他大约七个国家很早就进行了人口规模诊断并制定了检疫政策。
“这意味着在没有疫苗的第一年,你将感染水平保持在较低水平。”
盖茨还呼吁进行更多的“流行病模拟”,以协助世界领导人应对“未来的流行病”。他说:
“仍然悬而未决的一件事是,我们是否具备全球能力以及在区域和国家层面的能力,这意味着当(传染病)威胁出现时,我们的行动方式不会蔓延到全球.
“我们需要每五年在国家和地区层面进行一次全面的大流行病防范演习,你需要一个全球小组来为每个人打分。”
作为此类准备工作的一部分,盖茨呼吁各国为下一次大流行准备好“备用工具”,包括疫苗:
“所以有一类是麻疹,一类是流感,一类是冠状病毒,还有第四类,所有这些我们都需要备用工具,包括抗病毒药物和疫苗来应对这些疾病。这是非常可行的。因此,在工具方面,我们可以做好更多准备。”
Schachtel 指出,盖茨是Event 201的赞助商,该模拟于 2019 年 10 月 18 日进行,“预测”了全球冠状病毒大流行。Event 201 的赞助商之一是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盖茨基金会 是全球疫苗免疫联盟 (Gavi) 的合作伙伴,并在其董事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反过来,Gavi 与 ID2020 联盟密切合作,ID2020 联盟是“疫苗护照”的坚定支持者,正如The Defender 先前报道的那样。Microsoft 和 盖茨基金会 是 ID2020 的创始成员。
根据 The Defender 的同一份报告,盖茨基金会 在 2022 年 9 月承诺提供 12.7 亿美元用于支持“全球健康与发展项目”。
正如 The Defender 先前报道的那样,盖茨基金会 此前曾承诺在 2020 年 6 月向牛津大学的阿斯利康疫苗开发提供 7.5 亿美元,并有条件地向印度血清研究所提供 1.5 亿美元的资金——印度血清研究所是全球数量最大的疫苗制造商生产和销售的剂量。
血清研究所还于 2020 年 10 月从 盖茨基金会 获得了 400 万美元的赠款,以支持研究和开发,作为 COVID-19 应对措施的一部分,而在 2020 年 8 月,血清研究所与 盖茨基金会 和 Gavi 合作,同意生产 up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提供 1 亿剂COVID-19 疫苗。
盖茨在 2020 年 12 月的官方博客中写道,他的基金会为疫苗“承担了一些财务风险”,因此如果牛津-阿斯利康疫苗未获批准,血清研究所将“不必”全盘亏损。”
盖茨的最新言论是针对 COVID、mRNA 疫苗的一系列负面报道中的最新言论
盖茨在澳大利亚的言论——以及他们受到媒体的关注——代表了最近几周媒体对 COVID-19 和 mRNA 疫苗的一系列不那么讨人喜欢的描述中的最新一次。
1 月 22 日,《华尔街日报》发表了一篇高度批评的社论,内容涉及FDA 未披露与 COVID-19 双价助推器功效相关的数据。该报编辑委员会成员艾莉西亚·芬利 (Allysia Finley) 写道:
“联邦机构采取了史无前例的步骤,命令疫苗制造商生产并在没有数据支持其安全性或有效性的情况下推荐它们。”
她还指责疫苗制造商的“欺骗性广告”。
1 月 13 日,在BBC的电视直播节目中,心脏病专家Aseem Malhotra 博士提出了mRNA 疫苗会带来心血管风险的“自发”建议,从而对网络进行了“真实轰炸” 。
Project Veritas于 1 月 25 日发布的一段秘密视频显示,辉瑞公司战略运营研发总监乔登·特里什顿·沃克 (Jordon Trishton Walker ) 承认,该制药公司正在“探索”通过“定向进化”使 COVID-19“自身”变异,然后“先发制人地开发新疫苗”。
一段后续视频显示,沃克在面对他的陈述录音时袭击了 Project Veritas 创始人詹姆斯奥基夫。
参议员罗恩约翰逊(R-Wis。)周四呼吁国会对疫苗制造商和 COVID-19 疫苗批准程序进行调查,以回应 Project Veritas 的揭露。
“联邦卫生机构已被大型制药公司俘虏,并在整个大流行期间严重失职,”约翰逊说。
“现在是国会彻底调查疫苗制造商和整个 COVID 疫苗批准程序的时候了,”他补充说。
今天,参议员 Marco Rubio (R-Fla.)致函辉瑞公司首席执行官 Albert Bourla以回应 Project Veritas 视频,并指出:
“我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回应有关辉瑞公司打算通过功能获得或‘定向进化’突变 SARS-CoV-2 (COVID) 病毒的令人不安的报告,正如辉瑞公司研发总监 Jordan Walker 所详述的那样。
“正如一次又一次地证明的那样,尝试变异病毒,尤其是像 COVID 这样强大的病毒,是危险的。如果视频中详述的说法属实,辉瑞公司将其对利润的渴望置于对国家和全球健康的关注之上,必须对自己负责。”
以“呆伯特”着称的漫画家斯科特·亚当斯 (Scott Adams ) 关于 COVID-19 疫苗的言论也引起了关注。在 1 月 22 日的一段视频中,亚当斯说,“反疫苗者显然赢了,你们是赢家!” 因为他们不信任政府和企业。
Twitter 的所有者兼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回应亚当斯关于 COVID-19疫苗相关不良事件普遍存在的单独评论时发推文说:“我的第二次加强针产生了严重的副作用。好几天感觉自己快要死了了。希望没有永久性损坏,但我不知道。”
马斯克随后发布了第二条推文,他说:“我的表弟,他年轻且身体健康,患有严重的心肌炎。还得去医院。”
记者在推特上针对马斯克的声明发表的几条评论有趣地提到越来越多的人经历过这种 COVID-19 疫苗伤害。】
哪怕是只为了盖茨做空特斯拉股票这一件事,马斯克也要靠推特的力量报复回去,估计随着推特文件疫苗篇的出世,盖茨会跟福奇一样被扒掉底裤的。我只是痛惜我的那些同学朋友们,很多都是计算机专业的,比尔盖茨曾经是我们心中不可逾越的天才,是大家心目中的不为私利一心向善的大善人,更是跟随他的脚步相信科学、相信疫苗、相信牛放屁导致全球变暖,相信世界人口太多、需要去除一些。如果知道了自己是被去除的潜在对象,让他们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