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氟化物的毒性及含氟牙膏
我前一阵子经常跟我家那两位在饭桌上生分享疫苗可能存在的问题,可惜被帅哥禁言,毕竟当时那些质疑都是猜测,可参考的数据也不多,对任何质疑的声音都被打上阴谋论的标签,各种辟谣贴铺天盖地,所以帅哥就把我给禁言了,不许给孩子灌输阴谋论。
饭桌上不让谈,我就给孩子发论文链接,和一些报道链接。谁知我家这位已经被教育系统洗脑的高中生也对我发的东西嗤之以鼻。
有一次还在一起回家的路上跟她朋友说,自从我妈妈跟我说含氟牙膏有问题后,我就再也不信她的话了。
我一听这话,卧槽,这是不仅不信,还质疑我所有的分享了。那咋行?解铃还须系铃,得从根部解决这个信任问题。
所以,我就跑到NIH的论文库里去找论文。
一看,第四篇论文好,一看标题就是一个总结性的论文。打开一看,确实如此,赶紧一边阅读一边把关键内容摘抄出来分享给孩子们。
这篇论文是2020年3月9日发表的,应该是能代表最新的研究结果。
跟孩子们分享的是英文,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Google的中文翻译:
论文里说:
【“接触低浓度的氟化物会改善整体口腔健康。因此,许多国家在公共供水中添加 0.7-1.5 ppm 的氟化物。接触高浓度的氟化物,例如在实验室环境中通常超过 100 ppm,导致多种毒性表型。这包括单细胞的氧化应激、细胞器损伤和细胞凋亡,以及多细胞生物的骨骼和软组织损伤。氟化物毒性的机制大致可归因于四种机制:抑制蛋白质、细胞器破坏、pH 值改变和电解质失衡。”
“1997 年,中国估计有 3100 万人因摄入煤而出现氟化物中毒迹象。”
“所有食物都含有氟化物。一些最集中的食物来源来自于积累氟化物的植物,例如番茄、菠菜、葡萄、茶和接骨木浆果。”
“在大量饮用茶的人群中,氟化茶被认为是成人氟中毒的主要机制”
“在许多发达国家,大部分氟化物暴露来自政府规定的含氟水(0.7-1.5 ppm)、牙膏(通常为 1,000-2,500 ppm)、牙胶(12,300 ppm)和清漆(23,000 ppm)(Cappelli 和莫布里 2008 年;Pretty 2016 年)。”】
你还记得安全量吗?它应该 <100 ppm,如本文开头所示。在这里,牙膏和牙胶中列出的氟化物含量太多了。清漆含有如此多的氟化物,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专家建议在搬入新房/改建房前几天通风的原因。
那么氟化物会造成什么样的损害呢?在这篇论文中,它列出了一些简短的总结:
虽然低剂量的氟化物有益于整体牙齿完整性,但高剂量的氟化物会导致无数的毒性表型。从广义上讲,氟化物会引发氧化应激、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虽然氟化物毒性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应激表型通常归因于蛋白质抑制、细胞器破坏、pH 值改变和电解质失衡。
总之呢,氟化物就只有一种好处,那就是低剂量对牙齿有好处,但对身体其他地方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论文里分享了一大堆的坏处:【
- 氟化物作为蛋白质抑制剂的特性在发现其预防龋齿的特性之前就已经确立。从 1800 年代后期开始,氟化钠被确定为脂肪酶抑制剂。
- 无论机制如何,在氟化物毒性期间,跨生物模型始终抑制糖酵解。
- 当与金属络合时,氟化物的毒性大大增强。其中毒性最强(也是研究最多)的络合物是铝 (AlF3,4) 和氟化铍 (BeF3,4)。
- 因此,被金属氟化物激活的蛋白质比自然激活的蛋白质更稳定,并保持“开”构象(Li 2003)。由于 GTPase 调节的深远作用,它们被金属氟化物的非选择性激活导致功能的广泛失调,包括细胞信号传导、运输和细胞骨架完整性
- 在单细胞和多细胞水平上,氟化物暴露会导致酸化和电解质失衡。
- 脊椎动物长期接触高氟化物会导致血浆中钙和镁的流失,以及钾的过量。
- 氟化物暴露也与细胞内 pH 值下降有关。
- 氟化物通过不明机制抑制代谢,下游效应包括细胞内ATP减少和线粒体损伤。含线粒体的细胞(暴露于氟化物后会出现永久性损伤和呼吸减弱的迹象)和缺乏线粒体且仅通过无氧糖酵解产生 ATP 的红细胞(红细胞)中的 ATP 均减少
- 线粒体受损会释放自由基,导致氧化应激。这反过来又会导致 DNA 损伤、代谢中断、ATP 水解、蛋白质抑制和细胞内酸化
- 长期接触高浓度氟化物会导致广泛的细胞器损伤。这种损害既依赖于时间,也依赖于浓度。
- 氟化物会不可逆地损坏细胞表面。细胞壁中含有果胶酸钙的生物体,例如植物,在接触氟化物时容易消耗钙。氟化物暴露期间的质膜容易发生脂质过氧化和细胞骨架重排。不管膜损伤如何,氟化物暴露期间的细胞周期停滞随着氟化物摄取的增加而增强。这表明高剂量氟化物的主要毒性机制是细胞内
- 暴露于氟化物的细胞会遭受强烈的 DNA 损伤,大概是通过自由基氧化。氧化应激后,氟化物会引发单链和双链 DNA 损伤(Podder 等人,2015 年)。由于 DNA 损伤,高氟最终导致 S 期细胞周期停滞(Wang 等人,2004 年)。
- 内质网 (ER) 在氟化物暴露下激活应激信号。
- 氟化物抑制高尔基体堆积,尽管这种作用是可逆的。
- 氟化物暴露会抑制蛋白质合成,这种作用与压力信号和核糖体抑制有关。
- 此外,体外氟化物暴露会导致多核糖体形成和“NaF 核糖体”的可逆抑制。
- 大多数脊椎动物通过饮食接触到氟化物。氟化物存在于食物和水中,摄入后氟化物会通过胃肠道进入血浆。随着时间的推移,氟化物会积聚在脾脏、肾脏等软组织中,尤其是骨骼中,从而导致潜在的慢性毒性。
- 仅在暴露于非常高浓度氟化物的个体中报告了急性氟化物毒性。通常,摄入 5-8 毫克/千克体重后,症状包括恶心、腹泻、头痛和胃痛(Ullah 等人,2017 年)。
- 长期接触高氟化物与炎症性肠病、组织内壁破坏和胃肠道神经损伤有关(Das 等人,1994 年;Follin-Arbelet 和 Moum 2016 年;de Oliveira 等人,2017 年;Melo 等人,2017 年)。
- 因接触氟化物而出现不良症状的风险取决于剂量。通常,水中氟化物的浓度被规定在 0.7–1.2 ppm (40–60 μM) 之间(USDHHS 2015)。长期接触 >1.5 ppm (75 μM) 的氟化物后,会发生对低剂量氟化物的慢性毒性。这种毒性被称为氟斑牙,其特征是牙齿出现斑驳和变色。
- 成釉细胞毒性。成釉细胞或在沉积牙釉质中起作用的细胞存在于正在发育新牙齿的生物体的牙龈中。细胞培养中成釉细胞暴露于氟化物会导致内质网应激、DNA 断裂、细胞骨架缺陷、蛋白质合成抑制、釉质基质蛋白分泌减少以及最终的细胞凋亡(Kubota 等人 2005;Li 等人 2005;Hassanuma 等人 2007 ;Bronckers 等人,2009 年)。然而,重要的是要注意,这些研究通常在比导致人类氟斑牙的水平(> 1.5 ppm)高得多的氟化物(100-150 ppm)下进行。
- 氟骨症是慢性氟中毒的最严重形式。
- 关于氟化物对人体的长期毒性的说法很多,缺乏深入的科学研究,但公众对此抱有同情的信念。最著名的可能是人们担心接触氟化物会导致神经元损伤,包括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智商降低。虽然已经有几项研究探索了这种联系,但证据不足,甚至是反相关的。
- 许多研究发现低智商和高氟化物暴露之间存在相关性。
- 在实验室环境中,高剂量的氟化物对神经元细胞有毒。暴露于≥60 ppm (3 mM) NaF 的神经元细胞系会发生 DNA 损伤、氧化应激、线粒体凝集和细胞骨架损伤。
- 几项研究认为氟化物通过间接机制损害神经元细胞。
- 虽然游离氟化物不太可能通过血脑屏障,但金属氟化物,特别是氟化铝,会引起神经毒性。氟化铝(AlF3 或 AlF4)是磷酸盐模拟物,理论上可以通过磷酸盐转运蛋白穿过血脑屏障(Strunecka 等人,2002 年)。
- 糖尿病。哺乳动物直接腹腔注射高氟化物,导致血液中总氟化物至少为 0.1 mg/L,可导致血糖升高。
- 氟化物暴露也已被证明会改变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氟化物可逆地抑制胰岛素分泌,导致血清中胰岛素浓度整体降低。然而,接触低剂量(10 ppm 或 0.5 mM)氟化物会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总而言之,长期接触高氟化物可能部分导致糖尿病,而低氟化物接触可能对糖尿病有保护作用。
- 氟化物在 2006 年被国家研究委员会正式归类为内分泌干扰物,因为它能够在高浓度下抑制甲状腺。
- 氟化物已被证明与钙一起在松果体中逐渐积累(Luke 2001;Kalisinska et al. 2014)
氟化物的坏处这么多,给人一种罄竹难书的感觉。
不得不赞叹一下人体的奇妙,这么毒的东西我们天天拿来刷牙还没被毒死。
这是因为我们人体有对抗氟化物的机制,这些也是论文里提到的:
- 许多生物已经进化出针对氟化物的防御机制。 氟化物特异性防御途径的首次发现发生在 2012 年,当时 Breaker 实验室确定了一个 RNA 区域,称为核糖开关,在许多细菌和古细菌中保守(Baker 等人,2012 年)。
- 鉴定了超过 2,000 个氟化物核糖开关的例子,并发现它们控制许多与氟化物抗性相关的基因的表达(Baker 等人,2012 年)。
- 转运蛋白 EriCF 和 Fluc 赋予显着的氟化物抗性。
- 微生物已经进化出多种抗氟机制。
- 哺乳动物细胞也能够获得氟化物抗性。
可恶的是,现在的含氟牙膏都没注明氟化物的ppm含量,给的是一个或者两个百分数。像我们家常用的Costco买来的Colgate含氟牙膏注明的有效成分是:
【Stannous Fluoride 0.454%(0.15% w/v fluoride ion)】
这两个数据如何转换成ppm? ppm是什么单位?我查了一下,ppm是Parts Per Million的缩写。那么它跟%之间是如何转换的?我去查了一下:
论文里给出了复杂的计算公式,不过也给出了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ppm F = % F × 10,000。
有一个PDF文件针对Colgate牙膏的,但我并没有找到跟我们用的牙膏相对应的ppm。
如果按照这个简单的公式,我们的牙膏的ppm值就是4540(1500)。这个值远超安全范围(<100ppm)。
前一阵子新闻小语也在视频里分享过这方面的内容:
今日分享
按提法在加州公立高中的洗脑手法大揭露
大家都知道加州是个极左的州,在往左的路上一路狂奔。昨天真相工程分享了一段他们暗访一个三块馒头学区的老师的大放厥词,在跟暗访记者分享自己是如何洗脑学生的,竟然用额外的分数引诱学生们去参与按提法的活动,这位老师暗搓搓准备用180天把班里的高中生们都变成革命小将。
今天真相工程的记者扛着摄像机去正面采访这位老师和学区,竟然都不接受采访:
真相工程的CEO James O’Keefe分享了学校给的书面回应:
奶奶的,知道这帮人给孩子们洗脑,竟然是这么地嚣张和无所顾忌。看看学校教室里,估计每个教室都挂了个彩虹旗。我们家孩子的书包上别了四个徽章,我真的很想把那个彩虹徽章给她摘了。现在,只要透露一点觉得同性恋不是太正常的选择的,都会被这帮年轻人说成是患有恐同症。什么时候觉得同性恋不正常变成一种病了?这世道真的被深层政府颠覆得太颠狂了。
疫情
全世界
今天全球确诊人数已经2亿 1855万了,死亡人数已经453万。
今日新增确诊60.8万 人,新增死亡8973 人,这是每日新增人数的曲线变化:
美国
美国CDC官方报道,今日新增病例12万,新增死亡769。确诊人数已达3911 万,死亡人数63.7 万。
疫苗:
加州今天新增确诊9606例,死亡新增16例。
疫苗:
Alameda今天数据没有更新,跟昨天一模一样。
打赏作者
码字不易,谢谢鼓励。一杯茶水钱,胜似千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