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11/28/2021 621 基辛格及疫苗外交 加州警察模拟器

今日话题

基辛格及疫苗外交

今天看到一个图片,基辛格的大头像配着一段文字:

【一旦人群接受强制强制接种疫苗,游戏就结束了”,疫苗制造商“有望赚到数十亿美元……我们减少了人群的数量,人们还支付我们提供灭绝服务的费用】

这话倒是挺符合深层政府的嚣张口吻。

这么大剌剌的言论虽然福奇这样的博士没少在公开讨论会上发表,但一个政治方面的“专家”应该不会这么发表有关疫苗的言论,如果说这段话是比尔盖茨说的,我还更相信一些。

所以我就想查证一下这究竟是不是基辛格说的。

不查不知道,主流媒体一大堆为他正名的辟谣贴,而且从2019年到去年的不同月份,都有媒体为其辟谣。

这里边有两个链接看起来非常有意思,其一是PolitiFact2019年6月25日发布的辟谣贴,2019年6月啊,啥事儿都还没发生呢,人们肯定还没想到会有强制打针这回事儿呢。

这人咋就突然提出这个呢?还让PolitiFact去辟谣?呵呵,是不是一个内部知情者,发帖只是为了给大家提醒?而PolitiFact是接了深层政府的任务,不许任何质疑声音所以赶紧辟谣?

所以,在原帖中,现在打开链接直接看到的是这样的:

特意点“看照片”才能看到原图,来个敲回车的话它就会做缺省选择,给你看辟谣贴。

非死不可的AI做得很厉害啊,照片里的文字都能侦察出来。

原帖主是个研究社会科学的:

Irene Thomas Bell

Studied Social sciences at Catonsville Community College

Lives in Gwynn Oak, Maryland

在别人说这是个谣言的时候,她反驳说:【我相信你知道亿万富翁精英们在互联网上擦洗,举行秘密会议/社团和拥有自己的事实核查】

我翻了好几页查询结果,也没有找到这段话的出处。

查询结果里第二个非常有趣的链接是那个论文。这篇论文发表时间是2001年10月15日

标题和副标题本身就很有意思。

疫苗作为外交政策的工具

热带传染病的新疫苗可能在抗击疾病之外还有意想不到的用途】

里边提到的一些事情那就更有意思了。

【近一个世纪前的 1913 年,纽约市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国际卫生委员会几乎一手开创了美国热带医学研究。通过对疟疾、黄热病和钩虫等感染的治疗和预防研究的重点慈善支持计划,他们开始努力抗击影响世界上最贫穷国家的疾病。对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哈佛大学的新公共卫生机构以及巴西和中国的海外研究和教育机构的同时资助,进一步创造了支持和维持美国热带病研发的基础设施。】

【此外,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热带病研究计划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NIH) 的国际计划都长期资金不足。因此,在 1980 年代末和 1990 年代初,美国科学家开始以惊人的速度放弃对热带病的研究。这种科学外流发生在每年有 200 万儿童死于疟疾的时候,东南亚和中美洲的儿童医院病房经常挤满登革出血热病例,而土壤传播的蠕虫病是地球上最普遍的感染.在美国股市蓬勃发展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和繁荣的背景下,用于发展世界卫生的资源不断减少,这有可能使 1990 年代成为道德愤怒的十年。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将这一时期称为悖论

“一方面,美国足够强大,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并经常在足以引起对美国霸权的指责。与此同时,美国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处方往往反映了国内压力或从冷战经验中得出的格言的重申。结果是,该国的卓越地位与许多影响并最终改变全球秩序的潮流无关的严重潜力相结合 [……] 在其权力的顶峰,美国发现自己处于具有讽刺意味的地位。面对可能是世界有史以来最深刻和最广泛的动荡,它未能发展出与新兴现实相关的概念。”(基辛格,2001 年)。

“普遍人道主义干预”的概念最终在 1990 年代后半期(基辛格,2001 年)站稳脚跟,当时美国、西欧和澳大利亚在海地、索马里、科索沃、东帝汶和塞拉利昂的军事行动成为“这个新世界秩序的海报儿童。这一时期也预示着热带疾病治疗和预防资金的复苏。】

既然基辛格发表过相关的言论,那么那段文字是基辛格在秘密场所发表的也不无可能。

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www.gatesfoundation.org) 和 Ted Turner 的资金受到了最大的关注,但 NIH 的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 (NIAID) 以及 Burroughs Wellcome Fund 和 Ellison Medical Foundation 等新兴基金会还帮助重振垂死的美国热带疾病研究工作。洛克菲勒基金会还重申了通过资助国际艾滋病疫苗计划来资助生物医学研究的承诺。如表 I、I 所示,资金用于针对热带地区的重大灾害(如疟疾、艾滋病毒/艾滋病、肺结核、麻疹、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肠道细菌、钩虫和利什曼病)的新型或改进疫苗。总体而言,资金将超过 10 亿美元,并且已拨出几乎相等的金额来改善现有疫苗的交付。在这里,盖茨为疫苗研发提供的资金规模使洛克菲勒基金会、世卫组织或任何单一国家政府之前的所有资金都相形见绌。】

通过全球疫苗和免疫联盟 (GAVI) 等新机构,与世卫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合作,疫苗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工业家之间开始就如何资助新疫苗展开前所未有的对话谁来支付账单。为了开始解决这个问题,来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布鲁金斯学会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正在参加热带疾病预防速成课程,最近在冷泉港实验室举行的一次会议产生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全球疫苗融资计划(穆拉斯金,2001 年)。这些将汇聚成一个更广泛、更全面的全球卫生基金,该基金最初是在 2000 年冲绳八国集团峰会上提出的,现在正在通过联合国大会形成。但是,从这些跨学科的尝试中产生的疫苗融资计划需要相当大的改进。许多建议的计划缺乏现实测试,需要全球四大疫苗制造商提供更多投入。然而,创新的解决方案正在产生,有用的国际疫苗融资计划即将推出。】

在全球化时代,并非只有经济学家被要求解决新疫苗的复杂性。可以利用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来帮助疫苗学家确定可能从新疫苗中受益最大的人群。例如,一些疫苗可以针对育龄妇女或特定年龄组的年轻女性,而不是传统上根据世卫组织扩大免疫规划接受疫苗的婴幼儿。最后,将纳入政治学研究,以探索疫苗在外交和外交政策中的作用。】

【事实上,疫苗可以作为冲突解决手段的观点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Hotez,2001)。第一个天花疫苗的英国发明者爱德华·詹纳 (Edward Jenner) 在法国和英国都被视为英雄,并被要求调解囚犯交换。在 1800 年代初期两国之间几乎持续不断的战争期间,詹纳被选为法兰西学院的外国成员(Bazin,2000)。

当美国的技术和科学资源首次参与外交政策时,美国疫苗外交的现代时代紧随马歇尔计划之后。在 1950 年代,当北美、欧洲和苏联每年夏天都会发生脊髓灰质炎流行时,阿尔伯特·萨宾开始与苏联病毒学家密切合作,以开发、测试和许可活脊髓灰质炎疫苗。辛辛那提大学萨宾实验室开发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株在苏联病毒学家的帮助下转化为临床有用的口服疫苗,这一点并不广为人知。大概是小儿麻痹症给大西洋两岸的父母带来的恐惧促使美国人和苏联人在 1956 年搁置他们的意识形态差异(Benison,1982)。在冷战高峰期,苏联的主要病毒学家前往辛辛那提,在那里他们获得了萨宾博士的承诺,为他们提供他的疫苗株。几个月后,在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互访中,萨宾获得了访问苏联科学家实验室的许可。两次交流都得到了强烈反共的共和党艾森豪威尔政府的默许。接下来是冷战外交的一个显着例子,其中苏联儿童是第一批接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测试剂量的人。到 1960 年,数百万苏联儿童接种了疫苗。只有在苏联确定其安全性并得到耶鲁大学的多萝西·霍斯特曼 (Dorothy Horstmann) 验证后,萨宾疫苗才在美国获得批准和许可。通过 WHO 进行的类似合作导致引入了基本的天花冷冻干燥技术(Fenner,1996 年)。与脊髓灰质炎一样,天花的控制和最终根除是冷战疫苗外交的产物。】

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努力下,美国以外的疫苗外交一直保持活跃(Hotez,2001 年)。自 1994 年以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通过针对脊髓灰质炎的疫苗接种活动以及在阿富汗举行的年度“安宁日”(www.unicef.org),成功地在国内冲突期间通过谈判达成停火协议。国家免疫日也暂时停止了苏丹、塞拉利昂和刚果民主共和国一些最棘手的非洲内战中的敌对行动(表 (表IIII))。

这篇论文很长,能看到不少深层政府有关的组织和人物。

这篇论文的作者有什么背景?论文背后给出了致谢声明里能看出些端倪:【

致谢

作者要感谢 Bill Muraskin 的有益讨论和 Gracie Lhee 对手稿的审阅。 Hotez 博士得到了萨宾疫苗研究所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March of Dimes纽约中国医学委员会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AI-32726) 的资助。】

总之,这就是一篇收了钱为疫苗外交进行伟光正宣传的文章。

哎嘛,现在的论文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只讲科学了。

今日分享

今天看了一段小明关于加州警察执法案例模拟器的体验视频,大家可以看出加州的立法有多么地荒谬,整个就是在鼓励犯罪:

感兴趣的也可以去模拟网站自己去体验一把。

疫情

全世界

今天全球数据

今日新增阳性 39万人,新增死亡4511 人,这是每日新增人数的曲线变化:

美国

美国CDC官方报道:

毒针:

加州今天的数据:

毒针:

Alameda今天新增阳性194例 ,死亡人数没有变化。Dublin新增7例。我似乎还没有算过我们郡的感染率和死亡率。

我们郡的人口1,682,353, 

所以,计算起来:

感染率是7%,死亡率是0.00089,不到千分之一。这还是将近两年积累出来的数据,所以,病毒真的有那么可怕吗?大家还是拍胸脯问问自己的内心吧。

如果到现在看了那么多疫苗不防止传播又不防止感染更不敢保证不会重症、还有极大可能会心肌炎、心包炎、猝死、血栓的实例,还不质疑这次的大疫情以及所谓的疫苗的作用的话,咳咳,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个人的认知了。

我看到这个图,觉得非常契合现在的情形:

毒针:

打赏作者 

码字不易,谢谢鼓励。一杯茶水钱,胜似千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