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8/28/2021 529 英国的疫苗效用调查报告 经济学人的封面预言

今日话题

英国的疫苗效用调查报告

这份报告已经出了一阵子了,今天我们来看看。

【鉴于 Delta 变体日益占优势,BNT162b2、ChAdOx1 和 mRNA-1273 疫苗针对新型 SARS-CoV-2 感染的有效性需要不断重新评估。我们在英国随机选择家庭的大型社区调查中调查了疫苗的有效性。我们发现,Delta 变体降低了 BNT162b2 和 ChAd0x1 对任何感染(新的 PCR 阳性)和有症状或高病毒负荷的感染的有效性与单剂 BNT162b2 或 ChAdOx1 相比,单剂 mRNA-1273 疫苗具有相似或更高的有效性。两次剂量的有效性至少与先前自然感染所提供的保护作用一样大。 BNT162b2 和 ChAdOx1 之间第二次给药后的免疫动态显着不同,对新 PCR 阳性的初始有效性更大,但对高病毒负荷和 BNT162b2 症状感染的保护作用下降更快。没有证据表明有效性因给药间隔而异,但在先前感染后接种疫苗的人和年轻人之间的保护作用更高。对于 Delta,两次接种疫苗后发生的感染与未接种疫苗的个体具有相似的峰值病毒负荷。 SARS-CoV-2 疫苗接种仍可减少新感染,但 Delta 降低了病毒负荷峰值的有效性和衰减。】

BNT162b2ChAdOx1mRNA-1273 疫苗分别是辉瑞、牛津AZ、Moderna疫苗。

我觉得这句话很好笑,【但在先前感染后接种疫苗的人和年轻人之间的保护作用更高】,咋不说有可能是感染过后身体自身产生的抗体更有效呢?毕竟,这也是很有可能的。

我就觉得现在的医学都被这帮人玩坏了。打着疫情的旗号逼迫大家打疫苗,没感染就说肯定是疫苗的功劳,副作用了就说肯定是病毒的功劳。病毒和疫苗就是他们的左右手,不论谁赢都是他们赢了。

【目前关于针对Delta感染的疫苗有效性的真实数据是有限的。一项使用英国症状测试项目截至 2021 年 5 月 16 日的数据进行的测试阴性病例对照研究表明,接种 BNT162b2 或 ChAdOx1 疫苗后,针对症状性感染 Delta的有效性(31%)低于 Alpha(49%)。接种两剂疫苗后,Delta 与 Alpha 感染的有效性降低幅度较小。】

【苏格兰最近的一项研究还表明,在接种两剂疫苗后,防止Delta 与 Alpha 感染的有效性降低。然而,他们没有发现证据表明,Delta 和 Alpha 对首次检测呈阳性的患者的入院有效性存在差异,因此尚不清楚感染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可归因于因寻求测试行为受疫苗接种状态影响而产生的偏见。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免疫力下降,以色列最近的两项研究发现,最早接种疫苗的人感染率更高。】

这段文字可以让人们得出两种不同的结论,一,可以认为疫苗无效,很难防止感染。二,这针不行,还得来个加强针。所以,很容易推导出深层政府下一步的行动,加强针肯定会强势来袭。

这篇报告说为了查出比较真实的疫苗有效性,他们专门设计了实验,到社区里去提取数据。考虑到的因素有年龄、rt-PCR的rt值、时间段(Alpha、Delta肆虐期)、是否第一次测出阳性。

他们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两针AZ疫苗对Delta的防御没有辉瑞的好。

对于Moderna疫苗,报告里写道:

【虽然我们只能评估单剂 mRNA-1273 在 Delta 显性时期的有效性,但这种疫苗似乎比单剂 BNT162b2 或 ChAdOx1 更有效,尽管这可能是由年龄驱动的,因为那些接受 mRNA-1273平均而言更年轻,而年轻个体的有效性似乎更大。迄今为止,其他研究仅评估了 mRNA1273 对其他 SARS-CoV-2 变体的有效性,并且与其他疫苗进行比较的能力通常有限,或者没有考虑自接种疫苗以来的时间1,17-21。我们还发现 18 至 34 岁的人比 35 至 64 岁的人更有效,尽管我们无法共同评估这可能是由于该组先前感染率较高而导致的程度。我们无法估计 Delta 主导时期 65 岁及以上人群的疫苗有效性,因为很少有人未接种疫苗。】

咋就不考虑年轻人本身的免疫力更强呢?真是啥好处都往mRNA疫苗上贴。

这个图有意思,是不是说打了两针的效果跟被感染过不打针的效果差不多?

注:下边图表的横坐标是疫苗有效性,把数据变成百分比就是了(Note: Vaccine effectiveness estimates (=100%*(1-OR)) in Table 1 and 2 for 18 years and 18 to 64 years respectively)这里的OR指的就是横坐标Odd Ratio的缩写。

而下图更明显,依靠自身产生的免疫力对抗Delta病毒更有效,怪不得那么多年轻人专门往人多的地方钻呢。为啥打了两针的效果反而不如打了一针的?这个问题值得三思。而且不论是哪种,都很少超过0.5 (50%)。

从测试新冠阳性的几率(竖轴)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测试阳性的几率稳步增加,年龄越大,测试出阳性的几率也越大(AZ>辉瑞):

第一针和第二针之间间隔了多少周(9周内还是9周外)效果没啥大的区别:

根据CT值分类的数据图表:

可见在7月21日的测试数据中阳性最多,打了AZ疫苗的感染人数明显多于辉瑞的。下图更是显示出AZ疫苗的防御能力很差,测试出阳性的时间从打了疫苗14天后就一直有出现,Ct值还比较偏低时就显示了阳性。蓝色代表辉瑞疫苗,大部分阳性出现在两个月后或者Ct值比较高时。

从年龄上看,35岁以下的年轻人真的没必要去打疫苗,被感染的几率很小:

看他们的研究对象的打疫苗情况就可以看出政府推疫苗的强度了(深色的是年轻人,中间是中年人,浅色代表老年人的数量,第一个图是没有打疫苗的人数随着时间推移的变化,后边俩图是指接种了AZ或者辉瑞疫苗第一针的人数随着时间推移的变化):

看打AZ第二针的人数变化就有意思了,有了起伏,这是上当一次算你精,上当两次算我傻的节奏么?毕竟当时AZ疫苗的副作用很快就显现出来了的:

下边这俩图也比较有意思(黑色的线代表没打疫苗的人),尤其是B图,打疫苗跟不打疫苗表现出来的典型症状差不多嘛,打了还可能有严重副作用,还打个毛线啊:

下边这俩图是把时间段分开(实线代表Alpha病毒肆虐期,虚线表示Delta肆虐期):

给人感觉这个疫苗就像感冒药,吃了七天好,不吃也7天好,只不过吃了药可能会让你感受好一些,但也有可能不管用,所以这些mRNA疫苗更应该叫做感冒针而不是叫疫苗。

今日分享

经济学人的封面预言

《经济学人》(Economist)是罗斯查尔德家族控股的杂志。每年年底它都有一期“预期”第二年大事的封面。

现在我们知道了,罗斯查尔德家族是深层政府的一个重要家族,是光明会顶级家族之一,所以他们通过旗下杂志放出来的预言绝对不是预言,而是计划,是行动号令。

我们来看看它对2021年的计划

病毒、打针、戴口罩;抖音、美国撕裂、拜登?、大规模杀伤武器;中国、能源、金融危机;图表(失业率、物价、死亡人口、感染人口都在上升)、森林大火、视频被圈、病毒再次来袭。

再回头看看他们的2020计划

20/20(世界分裂成两拨?)、Trump Exit、AI人工智能的大范围使用、Tokyo东京、Mars火星探索、CLIMATE气候变暖议题、Xi西总加速师、RECESSION大萧条、MODI印度总理莫迪、EXPO、SDGS联合国可持续性发展、BOND债券、BEETHOVEN贝多芬(命运交响曲?)、VISIONS(远景)、BIO生物、 DIVERSITY多元化、RAT老鼠、NPT联合国的核武器条约、WAR战争。

感谢川普总统,差一点就被他们搞成功了RECESSION。表面上,川普总统确实被他们搞下去了。

看看2019年的封面

这个图好复杂啊,今天太晚了,明天好好研究一下。

疫情

全世界

今天全球确诊人数已经2亿1675 万了,死亡人数已经450万。

今日新增确诊54万 人,新增死亡8733 人,这是每日新增人数的曲线变化:

美国

美国CDC官方报道,今日新增病例17万,新增死亡1329。确诊人数已达 3870.9万,死亡人数 63.4万。

疫苗:

加州今天新增确诊 1.5万 例,死亡新增 106 例。

疫苗:

Alameda今天新增确诊 611例 ,死亡人数没有变化,已经连续四天没有新增死亡了。Dublin新增25例阳性。

疫苗:

打赏作者 

码字不易,谢谢鼓励。一杯茶水钱,胜似千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