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托福班和课题
时光荏苒,一年快要过去了,又快到了1996年的暑假。
大三期间,袁媛和曹蔓的生活相对比较平静。俩人的穿衣打扮在上一个暑假里上了个档次,不是说价格贵了,而是俩人稍微用点心在淘衣服上,买衣服的时候会考虑色彩搭配和上下身的搭配等,真能把地摊货穿出不一样的感觉。
作为新任系文体部的部长,袁媛出了继承传统组织活动外,还组起了系模特队,带着系里的姐妹们一起美美哒。
这让同学们羡慕不已,俩人都成了宿舍里姐妹们的穿衣打扮导师,周末大家一起去逛街的机会也多了很多。女性朋友多了,关系更亲密了之后,就参与了很多的宿舍卧谈和八卦大会。
宿舍里只要有姐妹谈恋爱了,大家会自动成为姐妹们的恋爱导师。看多了姐妹们热恋时天天想着跟男朋友在一起,闹矛盾时无心学习,分手时连生命都想舍弃、更别说学习,蔓蔓觉得恋爱真的好恐怖哦,太浪费精力了。
曹蔓觉得自己的那些室友们还是心理学专业,号称自己是爱情专家,在炙热的爱情面前,还是被打得落花流水、体无完肤,毫无招架之力,更别说自己这个菜鸟,连理论知识都没有的,再说追求自己的那些男生大部分都长得不错,家庭条件应该也不错,要不然也没有闲钱把自己打扮得人模人样,变着花样献礼物,可惜这些学生们没听说几个学习好的,追求过的女生也能排成队,估计也就是自己这个校花名头吸引了他们,想在自己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雄性魅力而已。曹蔓还听到过其中一男生的宣言,说跟其他女生谈恋爱,只是拿来练手的,看看什么手段能捕获女神,吓得曹蔓快成了她养的那些胆小的小白鼠了。
曹蔓的父母总觉得自己家家庭条件不好,告诫过曹蔓一定不要找一个家庭条件太好的,否则将来会被婆家看不起。而曹蔓自己觉得将来毕业不会回到那个小县城,不仅不会回去,她还在考虑出国留学的可能性,所以她觉得家庭条件应该不是个大问题,但她一定要找一个让自己看得起的人,一个自己比较努力向上的人,当然也要对自己好的人,一个爱自己又上进的丈夫比家财万贯的更值得自己爱,自己的爱人一定是那个人值得自己爱,而不是那个人的家世等其他。那些把她当猎物一样想捕获的猎人们,你们还是去捕获别人去吧!
袁媛呢,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由于那八大因素的缘故,桃花几乎没有。她自己觉得谈恋爱呢,一定要俩人有感觉才行,她呢,天天忙着编程做项目作业,或者组织学生活动,或者跟宿舍里的姐妹们去玩儿去逛街,时不时还和曹蔓一起上上自习聊聊天,过得充实、自在,实在是不需要男朋友这种外星物种。
俩人去年就已经商量好了,这次的暑假要一起去新东方上托福班。俩人的英语四级已经过了,上研究生要考六级,但是如果本科毕业就能出国留学的话,六级考不考都无所谓了,再说了,暑假过后考完托福,再去考六级,应该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俩人已经跟家里商量了,今年和明年的暑假还在学校呆着,到新东方补习英语,顺便跟教授们做些课题磨练一下专业研究能力,寒假春节回家跟父母团聚。
所以暑假一到,俩人就进入备战状态。先去新东方报了名,交了几百块学费,踩点了一下教室,就等着新东方开学了。
清华校园大,学生多,谈情说爱的学生满眼都是其他也在花前月下的情侣们,刻苦攻读的左右都是与课本和作业在奋斗的上自习的同学们,懒在宿舍的发现其他宿舍也都有人留守,去考托的发现在新东方上课的同学更不少。受到这些同伴们的“鼓励”, 大家更认同自己的这种选择,等袁媛和曹蔓在托福班上看到很多熟面孔的时候,也更加肯定了自己的选择。
当时的托福考试有三部分内容:听力、词组、理解力。听力一般是俩人对话,对话完毕,有选择题,词汇部分是考词汇量的,理解力是大段落的英文短文,后边跟着选择题。听力和阅读是不同的老师给上课,毕竟侧重点不同。每个人都多了一大堆的磁带要回去练习听力,一堆的练习题需要刷,也闲不下来。
而且等俩人上课了之后才知道,很多人是小师妹小师弟,当然是其他学校的,一般的高校都是四年制,想毕业就出国的,当然是大二考托,大三考G,大四联系国外的大学,一毕业就出去。所以清华学生在新东方的课堂上都是师兄师姐了,除了有些准备没毕业就转到国外上大学的清华学生,他们可能大一大二就来准备考托福了。
暑假只学一门外语对俩人来说不是什么难事,所以俩人还预先找了各自系里的教授,问问有没有暑期半职研究项目可以做,两个学霸学生主动找上门,可让老师高兴坏了,优秀劳动力啊,恨不得没有项目都能立即立个项目的,更别说一般教授手里都是有好几个现成的,所以俩人都在老师那里找到了心仪的实习项目,一个月还象征性给几百块补贴,俩人也挺高兴,本来想着给老师打打工,能混一混实验室的机器和互联网就行了,现在饭钱还有了着落,那当然是师生们皆大欢喜。
袁媛选的项目是和北航的一个合作项目,开发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清华三个学生、北航四个学生一起做,平时各做各的模块,到周六的时候一起讨论,如果可以的话,就一起调试。本来他们是不用周六加班开会的,可是除了两个全职做项目的研究生外,其他的都是本科生,他们也跟袁媛一样,在上托福班、GRE班,所以只能根据大家的日程,把聚头开会时间放在了周末。
曹蔓的项目也是一个合作项目,是跟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合作,研究生物神经与信息,两帮人马也是需要做各种实验、被研究的小白鼠需要拿来拿去,今儿在清华实验室里做这项指标测试,明儿到中科院实验室里做那项检查的,几个学生根据他们的日程也排了班照顾这些小白鼠。
这个暑假,袁媛和曹蔓就是在这种新东方、图书馆、实验室、宿舍、小吃店之间来回奔波了。
袁媛的课题组里还有两个清华学生,研究生王漫宇,大四学生黄大立,四个北航学生,一个是研究生王翰,一个是大四女生赵昕童,她过了暑假要出国留学的,跟导师关系不错,就答应老师暑假一边办理出国手续,一边帮助老师做项目,还有一个大三学生郑海,刚跟了老师学了一门专业课,表现不错,就被老师挖进项目组了,那个大二学生穆林,父母都是北航的教授,也是学霸式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再有父母这近水楼台,早早就进了项目组。
袁媛发现跟着这帮师兄师姐们在一起,增长的不仅是编程能力,还有英语水平,在出国大潮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本科毕业后出国留学,让国内的教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单单靠老师的威严是阻拦不住学生们的出国潮的,只能拿出诱人的项目,国内发展的前景来说服学生,家庭困难的优秀学生们就成了老师眼里的香饽饽,毕竟留住他们的可能性要大很多。老师们会留意学生,把一些好苗子发展成直读研究生、甚至硕博连读的研究生,有意识地尽快让好学生参加一些课题项目,总是能留下一部分好学生来。而那些留下来的学生,要么是不屑出国,觉得在国内也能混出个名堂的,要么是家庭条件不好,支撑不了一大笔申请费用及可能的高额留学费的而退而求其次的,不论是哪一种,专业和英语水平都是顶呱呱的。就像那个大二学生穆林,虽然比袁媛还小半岁,编程经验却是从高中就开始的,最近也在新东方托福班补习英语,准备申请国外的大学,这次参加这个项目,近水楼台只是一小部分原因,主要还是穆林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做多媒体信息管理软件,从硬件驱动程序,到数据库设计与实现,网络访问与数据安全,都是最前沿的计算机研究课题,能做下来的话,对将来申请国外的大学、甚至奖学金都大有好处。
袁媛和穆林被分配到一个模块,研究各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并为整个系统编写/整合驱动程序,这些设备包括多种台式扫描仪、光盘读写仪等,虽然设备都带有应用程序,项目组还是希望能开发出内置的驱动程序来,俩人就各抱着厚厚的英文版的设备信息来读,刚学过的汇编语言也有了用武之地。俩人的托福班在一起上,每天还可以趁机聊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英语难题等。